我和兒子的分享——從量子力學到階級躍遷

      晚上和兒子討論物理題,告訴他怎麼做受力分析,然後七扯八扯,就扯到了牛頓力學、量子力學,我和他說牛頓力學和量子力學本身分析的維度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宏觀的一個是微觀的,一個是低速的,一個是超高速的。看他這麼好奇,我打算簡單百度下,給他科普下,也順便也把自己給科普下,但是,但是,關鍵的但是來了,我開了瀏覽器,然後百度“量子力學”,我懵了兩秒,心裏開始罵人了,一個這樣的關鍵字,百度都給他做廣告,第三條結果就開始廣告了,接着下面一堆短視頻、公衆號的相關扯淡,在尾部再來一個百度文庫的廣告......兒子看着我尬在那了,我就點開第一條,咳咳咳,簡單的來說,我們兩就看懂了相關這個詞的簡單的背景歷史,其他的一是看不懂,二是實在沒耐心看裏面的密密麻麻的公式概念,和我想象的不一樣,也許是我對百度要求太高了吧。

       關了頁面,忍不住和兒子說:

       兒子,你看,第一頁十多個結果,超過3條是廣告,所謂的算是正規的科普知識就2條,其他都是各種所謂知識博主寫的未必準確的科普,普通人無法驗證真僞,咱們兩想獲得靠譜的知識看來的確有些難度啊。反過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兩都感覺不太好,更何況其他人呢,普通人需要面臨的現狀是,我們中文互聯網的垃圾內容實在太多了,它每天生產的文字音視頻內容達到一個天文數字。而在這些天文數字裏,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並不多。你想從互聯網汲取知識,沒問題,只是要比過去多花費10倍時間,才能找到稍微有一點價值的內容。

       同樣,原來一個普通人,上個初中,只要稍微用心點,就能考上不錯的高中,而現在不但要投入大量的補課費用,還要搭上父母的時間,才能把你推上一個普通的高度,無論是因爲人口的內卷還是老師的那個什麼,都造成了一個新的壞局面,就是用更多的錢換知識、用更多的錢換機會,窮人的孩子,只能拿更多的個人時間和精力,去兌換知識以迎接相對來說最公平的中考和高考,富人家的孩子只要稍微認真點,輕輕的用金錢換取機會,剩餘的時間可以自己想幹嘛就幹嘛,進入社會後,這兩級會加劇分化。

       你看現在的人,大多數普通的人,看看他們,他們沉浸在短視頻的餵養中,隨便刷刷手機就能夠浪費幾個小時,甚至半天時間,他們一整天被這類內容包圍,活在自己的孤島裏,和外界的認知逐漸脫節。不能獲得提高不說,還大把大把地浪費時間。手機上,很多人認爲只需要從幾十個字的視頻文案就能領略所謂的世界真相,就自己覺得他已經洞察這個社會的規律,拿着從未成體系的知識,網絡上點評國家發展,甚至是網絡上征戰沙場,一邊激昂亢奮,充滿正義網暴,一邊流淚痛哭,沉溺於廉價感動。表面上,互聯網很溫和,包容開放,人人平等,我們有很多選擇和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但直到最後,它沒有讓人變得更聰明成熟。普通人思維和心智被侷限在一方天地裏。關鍵是,很多人對此不自知,從某種角度來說,一個想認真活着的年輕人,已經被密密麻麻的垃圾信息堵住了,他要突破自我,就需要付出十倍的毅力百倍的時間。再換個角度來說,普通人想獲得所謂的階級躍遷,太難太難。

兒子看着我,撲閃的眼睛,不說話,我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