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沉思探求人生歸宿

我的朋友,《沉思錄》也被稱《自省錄》,這是本神奇之書,從中能看到人對世界和自我的詢問,一個高尚靈魂的自我要求。如果說,書中有高貴和溫柔,這本書能夠讓你充分體驗。


這是不是很好的宣傳話語,可惜我覺得宣傳還不夠。

你說,寫給自己有什麼寫的,有何意義?有什麼宣傳意義?
坦率講,意義的詞,對大多數人都無意義。從來沒有幾個人能夠認識自己,理解自己真正追求,大部分行屍走肉,徒然沒有目的的活着。
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這部書告訴你如何不這樣活着,至少作者不是這樣活着。

按照荻野弘之的說法,該書原題(ta eis heauton)爲希臘語,意爲“給自己的東西”。對此有兩種解釋:一是將其解釋爲“爲自己而寫的筆記,個人札記”,自古以來被看作“對自身的訓誡”,有研究者對各種物證進行了綜合考察。二是認爲這是區別於公文的皇帝“私人文件”。

而從內容性質看,有第三種看法:認爲這是與自己的對話自我省察或者是內觀、冥想。
“自省錄”就是沿着這一闡釋路徑譯出的。這本書也曾被譯爲“冥想”或“膜想”,這或許是對英語或法語的直譯。由於不確定最早的譯法出自何處,所以通行譯法爲“自省錄”並沿用至今。

馬可寫下這書的時候,有沒有名字都不好說。當時代的人們應該不習慣運用標題。包括愛比克泰德的《論說集》,還有《提要》(或者《手冊》)。

馬可皇帝的侍醫克勞狄烏斯·蓋倫和哲人普羅提諾(約公元205—270年)都留下大量的遺著,他們將自己的親筆原稿交給熟人時並未添加任何標題。這種沒有標題、並未仔細考慮過公開發表的手稿多被稱爲“手記”。

因此標題可能是根據編者的判斷添加的,也有可能傳承過程中爲了方便閱讀添加的。由於阿里薩斯主教曾提到過“ta eis heauton”這一標題,推斷公元10世紀拜占庭時代的《沉思錄》手抄本上應當已經添加了標題。最早的印刷版本(克敘蘭德編)所依據的手抄本上有這一標題。

另外一個包括《沉思錄》全文的權威手抄版本的標題。克敘蘭德將拉丁語譯本的標題定爲“關於他自己,也關於他的一生”。
卡索邦將《沉思錄》英希對譯版(1643年)的標題定爲“關於他自己,以及他的自我審視”,在英譯本(1634年)。自18世紀以降,這本書每次以各種語言重印時都會被添加上不同標題。

如拉丁語版:《有關人生的義務》)《祈願書》);《爲自己寫下的手記》
英語版:Thoughts; Meditations;To Himself Conversations with Himself。

日語版:《膜想》《冥想》《不動心》《自省》。近年來,日語版用“自省錄”對應英譯本的“Meditations”基本已經成爲定例。

其實,有沒有標題不重要,書的內容中有太多經典的詞語,後來被無數人溫柔的眼光撫摸,沒有長夜哭過的人,不會懂的人生。

看過這本書的人,會懂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