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15-2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出自《道德經》第15章,意思是:如何讓渾水沉澱,用靜止的方式讓它逐步澄清;如何使安穩長久,用慢長的方式讓它逐步變化。

讓渾水澄清最簡單且有效的方式就是靜止,是安穩長久最簡單和有效的方式就是慢動。激動就會讓事情更復雜,快動就會安穩更短暫,複雜則難以看清,動亂則容易出錯。地球用了138億年演變到今天的樣子,人類用了23萬年進化到了目前的狀況,文化用了五千年形成了現在的豐富。運動暴亂有災禍,突飛猛進是兇險,清靜安寧有福祿,慢生緩長是平安。

靜是讓混亂停止的方法,寧是讓心思平和的辦法,混亂被平息,事態就會清楚;情緒受控制,思維才能清晰,安穩是保持長久的方法,慢長是保持平穩的技術;長存是事情的最佳過程,久在是萬物的理想狀態。天長地久是自然的屬性,長存久在是是大道的特徵。縱慾是追求短暫的輝煌,無爲是保持長久的安寧。

思緒混亂就是因爲雜念四起,靜思冥想就能保持思路清晰,危機四伏都是因爲魯莽快速,平安穩妥就會因爲緩慢寧靜。靜,緩,柔,虛是天理大道的行爲模式,也是老子思緒的基本模式,動,快,強,實縱慾豪情的行爲特徵;也是人性本能的基本特者。道生萬物,欲亡萬事。尊道則長存久在,縱慾會短有暫行。

英美沒有發生社會革命有數百年了,也沒開展文化革命數世紀了,更沒有進行思想革命數百年了,總是微調微改,小打小鬧;所以,他們的社會比較平穩,思想比較成熟,生活比較安寧,經濟比較繁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思想,理論,法律,政治,組織,結構等方面,都是採取靜,緩,柔,虛的漸變方式,儘量避免激烈,劇烈,猛烈的突變方式。相反,非洲國家的愚昧和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權更迭,朝令夕改,人人都是有錯就改,個個都是自以爲是,結果就是國家混亂,社會動盪,人民苦難。

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個生死的過程,一切的事情都是一個存亡的階段,死亡是宿命,消失是結果。享受過程是幸福,追求結果是痛苦。大道的宗旨是求生,求存,求長久。慾望的本能是求真,求好,求繁榮,是在講究結果。所以尊道的思想就是注重過程,注重程序,注重方法,注重條件,通常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縱慾的思想都是注重結果,注重是非,注重對錯,注重利害,通常都是事與願違,求之不得。熟能生巧,靜可悟道,緩能穩妥,慢可長久;利令智昏,忙會出錯,慌不擇路。快都短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