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出三思而後行的另一個意思

    三思而後行字面意思就是一個人多次的思考一件事,然後再行動。

    可是昨天,孩子他爸說我已經到了三思而後行的年紀了。

  意思就是說我,沒有三思而後行的行爲。

  思想淺薄唄。

    突然悟到了三思而後行的另外一個意思。

    從量詞三入手,本意是三次或三次以上。

    但三也指三個人或三個人以上,對同一件事的思考的建議。

    然後集思廣益,找出最佳方案。

  畢竟一人計短,多人計長。

    在百度上搜了一下三思而後行。

    才知道孔子是不主張三思而後行的。

    三思而後行的“三思”是指思危、思退、思變。出自《論語·公冶長》。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

季文子每件事思考三次纔行動。孔子聽說這件事,說:“再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賞析:

古人說“三”的時候,往往表示多次或多數,“思”就是思慮。三思而後行,是指一種做事風格。特定的做事風格在特定的環境下可褒可貶,現在多爲讚頌某人做事講求仔細,屬於褒義。但是在出處《論語》中,也就是它第一次出現時,確被作爲貶義。孔子說季文子做事想太多,想兩次也就夠了。

這句話也有兩種解釋,從前老學究們的解釋認爲:“做事情要特別小心,想三次都不夠,還要再想一次啊!”但這種解釋是不對的,其實,孔子認爲他想得太多,做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後行”的確考慮太多了,一件事情到手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所以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過分謹慎的人,往往都犯了這個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結果就會讓問題變多。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