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閒碎‖打掃剩菜

打掃,在東北方言(或者龍江話)裏還有“dá sou”這個讀音,意思是繼續喫完或接着喫光,比方說~~剩菜,~~剩飯。

我們的父(母)輩以及往上的祖祖輩輩,在過日子上歷來秉持着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傳統美德。爲此,上一頓甚至上上頓剩下的飯菜,絕對是萬萬不能輕易丟棄的,尤其是在缺衣少食、錢糧匱乏的那些年代。毫不誇張的說,過去如若家中有人未經允許就自作主張地把剩菜剩飯扔掉,雖不至於揹負大逆不道和敗家子兒的罪名,可至少也得被扣上不尊重勞動和糟蹋糧食的帽子。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開始漸漸注重健康,追求營養。諸如隔夜的綠葉菜不能喫,冷凍時間長的肉類不好喫,儲藏過久的食物不宜再喫等先進科學的飲食理念慢慢普及全民且深入人心。儘管如此,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剩菜剩飯,老一輩(也包括儉省慣了的同輩)往往還是捨不得扔,留下來喫。即便是一不留神放壞了或實在太久不得不撇了,也會心疼地叨咕着“白瞎了”或默唸着“可惜了”。

對於宴請或聚餐時適度打包帶回的食物,還有家裏適合留存的剩菜剩飯,我是十分贊成下一頓端上桌打掃的。可是,對於以下情形,我是堅決反對保管並抗拒打掃的:比如剩下半碗的麪條、所剩糊爛的菜湯、時隔多日的炸貨等等,再加上反覆熱了一頓又一頓的飯菜。

當然,老一輩對於剩菜剩飯幾乎無區分地熱衷打掃,我們作爲兒女也只能在據理力爭但反對無效後,無奈地選擇順勢規勸或聽之任之了。由是,我們就會常常親見或想象到他們死活不肯倒掉或偷着留下剩菜剩飯,隨後搶着打掃的“生動”畫面。

關於這個習俗,我想可以試着從道德倫理角度加以闡釋。

首先,農業社會以來中國老百姓長期貧窮困苦的生活狀況,直接導致了浪費不起或浪費可恥的道德認知,尊重勞動、節約糧食的觀念根深蒂固,世代傳承。

其次,傳統思想文化關於養育兒女的倫理主張,普遍倡導身教勝於言傳,奉獻大於索取,由此便出現了父母帶頭節儉,最常態就是打掃剩菜剩飯,把好喫的、新做的飯菜留(讓)給兒女的約定俗成。

最後,中式烹飪方式的繁複和葷素搭配的需要,讓許多中老年家庭主婦(煮夫)往往樂於一次多做些菜品或碼量大些,爲此食物剩下的機率就大大增加,扔與不扔的糾結便會常年困擾。

那麼,如何調節兩代人的飲食習慣,才能徹底逾越代溝、建達共識呢?我認爲抓大放小、求同存異是關鍵,循序漸進、因勢利導是保障,尊老愛幼、和諧統一是目標。

至於以上理論指導實踐的具體效果嘛,目前在我們不定期團聚的大家庭裏,已經見微知著,不過仍舊任重道遠。

歡迎有感於此且致力改變的你們祭出大招、分享經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