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茅針”香

進入三月,地氣上升,豔陽朗照。在軟綿綿、暖洋洋的春風吹拂下,遍地百草萌發,萬物復甦。生命力旺盛的野草,近看稀稀稀拉拉,遠看茂盛繁密,“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感覺就出來了。小時候的早春時節,在河幫溝坎上奔上跑下,找茅針、拔茅針、喫茅針,就成了農村孩子迎接春天、享受春天的賞心樂事,也給我們貧瘠枯燥的童年帶來無窮的樂趣。

當河溝邊、田坎上草色青青的時候,我們放學就不會老老實實、循規蹈矩地走在大路上了。每當見到長有成片茅草的溝坎,原先排得還算整齊、貼着路邊走的縱隊,便一下子轟然而散,轉眼間在路邊溝沿散佈開來。爲了茅針,大家都在溝坎河幫上流連不歸,彎着腰在茅草叢中尋尋覓覓。

茅針,是一種極其普通的茅草嫩芽。在滿地剛硬的茅草叢中,夾雜有一種不一樣的茅草,新芽鑽出地面非常柔嫩,長老了會竄出一尾柔軟如綿的白色穗頭。這種茅草,幼小稚嫩的草芯,多汁味美,孩子們喜歡咀嚼;乾枯老紮了的穗頭,可以製作茅窩草鞋,穿在腳上當棉鞋保暖禦寒。

當初春百草萌芽時,這種茅草會長出一根軟綿綿的針狀外殼,肥碩碩的草芯就包裹在胖胖外殼裏。伸手拔出圓潤飽滿、白裏泛紅的茅針,剝開外層柔軟的苞葉,一條軟蠶一樣的白色幼穗包在裏面,塞進嘴裏一嚼,甜津津的汁水滿嘴溢出,清涼帶着微澀,讓人口頰生津,那清香滋味妙不可言。

小學時,我總是和鄰居“山小”結伴上學。放晚學時,我們就如同從樊籠中放出的小獸,“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沒有教輔資料的年代,老師佈置的作業早在課堂上做完,春日的暖陽西天高掛,沒有作業一身輕鬆,我們在放學路上便恣意流連,打打鬧鬧,在溝坎裏找茅針,拔茅針,分茅針,喫茅針。

一次,因爲拔茅針,“山小”的爛布鞋底被柴茬戳穿,腳上戳了一個大口子,受傷臥牀,不能上學,我一下子感到從未有過的孤單。星期天,特地走了很遠的路,專門到鄰隊成片的荒田裏,花了好半天功夫,拔茅針帶給他。當他看到滿滿一手帕茅針時,頓然忘卻了腳上的傷痛,高興得從牀上蹦到地上,一下子疼得齜牙咧嘴,樂得我開懷大笑。那時候,儘管日子清苦,孩子們總能以一種淳樸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快樂,找到自己的春天。

城裏人感受早春,自然看到“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看到“半城春雨一城花”;而農村孩子享受的早春,滿眼盡是“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同樣是享受春光,所在不同,景物殊異。

不過,不管你是大人小孩,不管你是居城居鄉,只要你帶着一顆童心,帶着一種欣賞的態度和發現的眼光,去注意眼前的物事,總能讓你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春天的每一個細節,總能讓你陶醉,讓你享受,讓你由衷地感激春天的恩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