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07點評作業(2月第3次)

【文章作者】@林小登007-1944-浙江

【文章標題】點評也能帶來好處嗎?

【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ikilItedZWXgD518yL1gTg

【點評文章】

本文以書信體格式覆盤。介紹了戰友林小登加入007寫作第405天時間的第136篇原創內容。靠進步步高登的人生夢想,影響1000個人愛上寫作,影響1000個人有錢有閒有房,是戰友的人生目標。由衷地佩服戰友!

香港特種兵,退伍創業者的身份。現在是杭州國界科技創始人,一位極其堅韌的長期主義者。終身事業+寫作傍身。在007一年多成爲寫作大使,4次優秀點評官。可喜可賀!

對戰友普及點評文章的好處深爲認可:在同一個高度來看問題;評價的同時加深認識;調動學習積極性。在寫作中遇見同頻戰友,互惠滋養,其樂而不爲。

這是學海,也是無涯友情之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向優秀的戰友學習點評帶來的好處。


【文章作者】@尚拙007-19485四川

【文章標題】有一種浪漫叫“陪你去看螢火蟲”

【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pfRh2nEdScLm-prl2rxxIQ

【點評文章】佳容的本期推文獨具匠心,從標題內容詮釋了另一種浪漫,這對螢火蟲只有泛泛而知的我來說,是一種吸引並拓寬眼界的方式。編前的貼心提示告訴我,這第二次去江油某偏遠山村看螢火蟲是兒子小學畢業的那年夏季。雖比上次看螢火蟲少了規模,卻多了意境和溫情。

一羣親子家庭的相約遠遊記錄,在佳容筆下被表現得簡略得當,妙趣橫生……樹林下的野營燒烤,帳篷,打着手電筒看金蟬脫殼,講鬼故事,聽令人心疼的彭禹衡同學長期等待任高中班主任的媽媽晚歸的情景,透露的是一名教師的無私奉獻。這同樣與本文中帶大家去體驗大自然樂趣的老師形成了某種鏈接,非常巧妙,屬於小細節處的張揚控。本文表達着對愛的理解,對情的珍惜,對志同道合友朋熱愛大自然的經歷回憶。本文刊登在《北川生物多樣性簡報》上,感覺戰友氣質變身爲高大上的生態研究者。很酷!

而標題與內容散發的浪漫纔是我們要感受的主要內容,抒情敘事與帶着哲理的融入是本篇最大的光彩與特色。浪漫是落日餘暉的海邊與親友十指相扣,光腳踏着海岸線的身影;浪漫是海風拂面撩發,望海上升明月與數那點點繁星;浪漫是置身童話般的世界,陪你去看螢火蟲似真如幻的光點;浪漫是與一衆好友帶着孩子們走進帶着仙氣的大自然,拔山涉水看溪流,蔥鬱清幽間遇聽知迎客曲;浪漫是陪孩子們把課堂書本上的知識拿來大自然印證;浪漫是由山泉與蟲嗚聲陪伴,螢火蟲爲你們點燈,一隻只,一團團、一大片,像極聖誕樹上掛着的熒光燈;浪漫又如夢,黑夜裏的心跳,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結尾的昇華是那個天才美術少年的喃喃自語,成爲自己的螢火蟲,成爲照亮別人的螢火蟲,任重而道遠!

人景交融,友情中融入親情的感懷,定格五年前的經歷。果然是距離與時間長度帶來的回憶,與我這期的文章不約而同了,爲默契握手。大讚好文,帶給人知識與心曠神怡之感!


【文章作者】@尉菊菊007-13162江蘇揚州 

【文章標題】《東方遊記》讀書筆記

【文章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e9013ea5a8f0

【點評文章】

大自然是造物主爲人打造的修行道場,人類在這裏出現,繁衍生息並進化,如此代代相傳,從狩獵、農耕到近代文明的發展。地球母親經歷了百億年的形成與演變,爲萬物生命提供着家園。

善於從大自然中去撲捉生命的律動與發現美好的特質恰恰是人類所具備的改創力思維,它指導並修繕人類的居住的環境,並在智慧指引中提倡與萬物和諧發展。

柯布西耶是一位想象力非常豐富的建築師,他倡導的理想城市模式,他把大自然中得到的靈感與信仰有機結合,成就了他職業生涯的輝煌。

我在前年分享過一篇柯布西耶根據畢加索繪畫形式啓發的靈感建築—廊香聖母堂,1954年建於法國南部偏僻山區的教堂,使默默無聞的小鎮聞名遐邇。朝聖的人羣如潮水般湧去,建築學者與旅遊者紛沓而至。

那造型是完全違背西方教堂建築風格的,沒有尖塔,像卡通畫裏的趣味小屋。但也依舊沒有阻止它聞名遐邇。柯布西耶有17件作品入選世界遺產建築,我記得當時爲查閱資料也搜索過其中一部分。

爲此,在欣賞中感嘆,優秀的建築師懂得運用並表達萬物一體的思想,就像薩頂頂的歌《萬物生》,還有帕特農神廟的神話人物雕塑等,大自然的生物氣息與律動被建築師捕捉並實現,成爲了永恆經典思想的凝固。設計與生命的意義便是化平凡爲非凡的過程吧!



【文章作者】@龔曉紅|007-13163 |衡陽

【文章標題】一個高品質住宅的底層邏輯

【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Oj2Qte7Z5NQzRCppvfAbnQ

【點評文章】

曉紅這篇文裏有句話,結合文章標題,我是非常喜歡的。“回到生活本身,去關注內在,人物、空間、時間,家庭、文化,藝術的發散。”

可不是嘛,空間爲人服務,家庭對成員負責,如此去挖掘每個人的喜好與生活習慣,便是功能設計爲人滿足的服務實質。假如要設計一個質樸無華的鄉居,我更希望它與城市能有更大的區別性。可以結合農耕文化的植物栽培與牲畜養殖空間的分佈融入構思佈局,和諧共生的氣氛營造可能纔是更具有生活化的實際處理方式。而在城市這樣的鋼筋水泥建築裏,把大自然山石與植物花草移景入居室內,可爲家庭成員解除疲勞,放鬆身心的考慮方式之一,文化與藝術的結合,得尊重於人的心靈需要,爲此,就實現了從在外到內外的自然過度。

發散思維是一個人創造財富不可多得的能力,可能也帶着些天賦異稟吧,同時需要學習、運用與實踐,更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經典的設計不一定是直擊人心的那種樣子,但,使用後會知道,看了又看,試了再試,依舊喜歡,適用,附和人性的空間也是具有留白思維的!謝謝曉紅的文字啓發了我一段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