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們的一剎那

一剎那,是梵語的音譯。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捲上:“九十剎那爲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據說,一剎那就是0.018秒,比博爾特起跑反應時間都短。
這麼短時間能幹什麼呢?就是做個決定!
今天說說歷史上三位帝王一剎那做決定,用人的事。

我們站在現在,回看歷史上這些帝王當年做的用人決定,可以倒推出做決定的原因。假如,我們處在當時的環境中,我們面對同樣的問題,該如何抉擇呢?歷史沒有假如,我們只有結合歷史,回到當時,看看發生過什麼。

第一位:春秋戰國時期的魏惠王
商鞅剛出道的時候,給魏相公叔痤做助理。幾年間,公叔痤瞭解到商鞅絕非池中之物,就想把商鞅推薦給魏惠王。公叔痤也是愛才,可總是很不湊巧,找不到合適機會。公叔痤身染重疾,距大去之期不遠,魏惠王上門探望;公叔痤趕緊推薦商鞅接替自己的位置,魏惠王一看商鞅就是一個毛頭小夥,也沒啥名氣,很不以爲然。公叔痤屏退左右,告訴魏惠王,如果不能用商鞅就殺掉他,切不可讓商鞅離開魏國,魏惠王爽快答應。

公叔痤死後,商鞅失業。魏惠王沒有理會公叔痤的告誡,既沒有用商鞅、也沒有殺商鞅,商鞅抽冷子跑去給秦孝公打工。後來秦國的商鞅變法取得巨大成功。商鞅親帥大軍擊敗魏國,逼迫魏惠王割地遷都。魏惠王想起公叔痤的話,後悔的腸子都斷了。

第二位:三國曹操;準確的說他是兒子曹丕稱帝追認的帝王。老曹在那個年代,功勳卓著一代梟雄,無冕之王而已。他對任何人都不信任,他腦門上永遠寫着“猜疑”。雖然如此,但他還是有足夠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天下英雄投奔他。他對所有人都是在懷疑中使用,包括對自己的兒子們;他的多疑沒有造成下屬對他的離心離德,而是心甘情願的拜服在他麾下。這是大領導的基本手段,更是領導魅力的具體體現。

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初年,有人上書,請求清除奸佞的臣子。
太宗問:我的大臣都是賢臣,你知道誰是小人嗎?
上書者回答:我居住民間不知道誰是佞臣,請陛下假裝發怒,以此試探羣臣。不懼陛下雷霆之怒還能直言進諫的就是正直的人,逢迎陛下諂媚順從的就是小人。

太宗對封德彝說:我是朝政的源頭,臣民就是水流;黃帝自己做欺詐的事,卻讓臣民們行爲誠摯,這是沒有道理的。魏武帝常做詭詐的事,我很鄙視他。

唐太宗執政的“以史爲鑑”,以身作則給後世形成了非常好的榜樣作用。

回到歷史中,如果三位帝王穿越看到事件的結果;在當時做決斷的一剎那,他們會有其他選擇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