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程序員生涯--考研失利,倒也還好

作爲08屆的本科生,我參加了12年的考研。

在參加考研的那一年,也就是2011年,曾經有過猶豫是選擇考研還是選擇直接就業,說實話當時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沒有考慮多久,就加入了考研大軍,有跟大流的情況,因爲周圍人考研的太多。我記得當時我所在的班級,大約有50人左右,其中選擇考研的人數佔了三分之二,在當時是真多。而且當年全國的考研人數同樣很多,我特地從網上查了下2012年考研人數是165.6萬人,比2011年增加14.5萬人,增幅達9.6%。可想可知當時考研的人數之多。不過這個數字放在今天來看是小巫見大巫了,2023年考研人數474萬人,我們再來看2019年本科入學人數是1031萬人,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本科生選擇了考研。

說這個的目的是想說近年來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學歷越來越重要。

好了,繼續說回我參加的2012年的考研,作爲計算機系的學生,我記得當時考的是408國家統考,當年的國家線已經記不清了,網上看了下當年工學的國家線是290。考研成績出來後,很遺憾沒有過國家線,這意味這不會有複試的機會,也意味着考研失敗。

當時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具體分數記不清了,好像是在260左右的,英語、政治考的還不錯,專業課和數學相對來說差點。其實出現這個成績很意外,怎麼說吶?因爲爲了考研我制訂了很詳細的複習計劃,同時我認爲很嚴格落實了自己的計劃,應該能考出不出的成績,但事與願違。總結下來問題出在考試過程中。

爲什麼說考研成績不好出現在考試過程中?

考過研的小夥伴都知道,考研的時間大都在每年的12月倒數第一個或第二個週末,2012年的考研時間是1.7、1.8兩天,不管是在12月還是在1月,那個時候的天氣是比較冷的,可以說是北方最冷的時間段。考研的學校是當地的一箇中學,距離我所在的大學大概有20多公里,當時是包了車去的,儘管在考研的前幾天就看天氣預報說天氣比較冷,要加衣服,我當時低估了自己的抗凍的能力,沒有加厚羽絨服,當時就覺得這點冷怕什麼。記得考試的當天坐車去了考試地點,還碰到一個一起復習的朋友,他當時穿的很厚,還問我說“冷不冷”,當時感覺有點冷,但可以承受,後面進到考場後真的大喫一驚。

第一場考試我記得是上午11.30結束,我的位置在靠窗的位置,很奇怪的是整個教室所有的窗戶都是開着的,而且教室裏是沒有暖氣的,考到一半的時候我就感覺頭疼的厲害,做題根本做不進去,最後硬撐着結束了上午的考試。由於中午是回不去的,午飯隨便對付了下,繼續下午的考試。

考研初試第一天考完後,我頭疼欲裂的回到宿舍,讓室友給買了止疼藥,吃了藥後才感覺頭不那麼疼了。可想而知整個考研初試兩天的狀態,所以出來成績後倒也可以接受。

考研初試成績出來後,問了周圍一起考研的同學,大都考的不理想,過國家線的沒有多少。心裏稍微好受點,大家都有這樣的心理吧,覺得別人和自己差不多就認爲自己不是最差的。

確定考研初試失敗後,面臨的兩個選擇是二戰和工作。當時和一起考研的同學聊,大家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工作。如果放在今天有人問我下面的問題

“考研失敗後,要二戰嗎?很糾結?”

我的回答一定是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必須二戰的。

那麼選擇二戰的原因是什麼?第一點就是學歷越來越重要,現在很多企業招聘門檻是本科起步,一些重要崗位要求研究生起步,但在當年我工作那會專科生也是可以的,今天專科學歷已經不行了,說明學歷是門檻,必須達到最低門檻纔有和別人同臺競技的機會;第二點就是選擇第二年繼續二戰是未來提升學歷的最大機會,這樣說的原因主要是在工作後再想抽出時間來去全身心的投入到複習中很難,在工作的頭兩三年要去考研還是有的,如果說工作四五年後再想去考研,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我當年一起考研的小夥伴中也有幾個選擇的二戰,二戰他們的成績都不錯,而對於我來說研究生始終是我無法企及的高度。

寫到這裏,不知道有小夥伴好奇,當年考研選擇的學校是哪所?雖然考試結果不理想,但不影響我說出心中心儀的大學:武漢大學。當初選擇這所學校的想法也很有意思,他的實力在全國來說自不用說,很重要的一點是“想去感受三月的櫻花大道,想去暢遊十月的珞珈山”。不知道大家有和我一樣的嗎,在工作多年後每到一個地方,最想去的還是當地的大學逛逛。

話說,當年我們班考研報考的學校都挺厲害,大都是985院校,少有211的。

真佩服當時的我們,正年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