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八小時以外努力構成的!

  田徑運動員爭奪冠軍,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作起跑準備,裁判發令槍一響,運動員們爭先恐後地向目標地奔跑,第一個到達終點的,即是冠軍。這位運動員除了本身天賦的條件外,肯定做出了過人的努力。成功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在現實生活中,超越了別人相當的距離,就是成功了。

  在當今的一切社會活動中,和體育田徑項目一樣,天天有競爭,處處有先進與落後,有成功與失敗,尤其當今科技文明到達瞭如此發達的程度,成功與失敗無不處處能體現。成功與奮鬥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糸,二者相輔相承,緊密聯糸缺一不可努力是成功結局的前提,任何人,任何團體,想要獲得成功,不經過艱苦奮鬥,絕無可能,絕對是幻想。成功者必先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然後朝着目標,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八小時內工作,按部就班,沒有作出過超出常人的努力,肯定只能是平平庸庸,是不會有突出的貢獻和成績的。成功與否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個人是否努力奮鬥。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爲他在努力奮鬥。如果不努力,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成功。成功是由一個具體的努力奮鬥構成的。沒有一個成功的具體努力奮鬥,就不可能有一個成功者,也就不可能有一個成功的集體!

  記得四十年多前的改革開放時期,上海郊區有一股興建農民新村的熱潮,本人白天在工廠上班,一下班,就去工地上搭腳手架,每天(除下雨 颳大風外)晚上工作到十一點左右纔回家。那時一排農民新村(十間)的腳手架,大約四個晚上我一人可以搭設完成,工程費是39.75元。一個月大約有三排農民新村要完成。人確實很辛苦,每天只有睡五、六個小時,可是我每月比別人可以多賺一百多元錢,加上我平時省喫儉用,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到1983年我開辦個體戶營業執照時,我已經有了一萬元人民幣的積蓄,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元戶,這就是我八小時以外賺到的第一桶金。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奮鬥,我小有成績,目前,我公司有十幾個員工,每年還能爲國家上交稅收幾百萬元。

1966年我小學畢業,當時的複雜社會環境不可能讓我進入正規學校裏上課了,自學也能學到文化知識。我借了上幾屆初中畢業生淘汰下來的課本,英語從ABC,音標學起,數學從勾股定理開始琢磨,查字典,聽廣播,諮詢智者。農閒空餘時間,小夥伴們都在打牌、玩耍,我在看書學習,有時會受到他們嘲笑,並說我不合羣。 通過幾年努力,到改革開放後,我一舉考上了上海電視大學。每週兩天的全日制學習,我從不缺課,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回家複習做作業,我結合企業經營管理,如飢似渴地學習了政治經濟學、管理心理學、公共關係學、法學、財務會計學等學科,這樣可以系統地學習一些文化、科學知識。那時我已持有寶山縣001號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邊經營生產,邊努力學習。有鄰居看到我這樣刻苦的讀書,勸導我說:“何必呢?儂大學畢業出來還是個體戶”!我只得付之一笑。

  通過幾年的學習,使我增加了不少社會科學的邏輯知識,從中使我加強了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也能比較正確地分析和判斷各種社會現象,同時通過有關部門考覈,評上了中級經濟師。企業的經營比較樂觀,每年能上繳國家許多稅收。並連續五屆擔任了區工商聯副會長、區政協常委,寫出了多篇較有價值的視察報告和提案,提供給政府參考和決策,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好評。

  九十年代初,社會上掀起了電腦熱,用電腦輔助企業管理。公司買了286電腦,我對電腦的操作是零基礎。沒有老師教,買了一張《開天盤地》的軟件光碟學習,從開機到輸入口令,打字、複製、粘貼、製表學起,至現在我電腦已經更換了好幾次,從臺式機到筆記本,隨着電腦的更新換代,我的電腦水平也得到了與時俱進。通過努力,我寫出了《黃梅天》、《生活的腳印》的書籍,給媒體寫了幾百篇的文章。2022年我加入了上海市作家協會,拿到了2458號會員證書,全上海有2400多萬常住人口,我是萬里之一的一員。一個泥腿子變成了一介書生,有時候也爲自己小有成績,暗暗自喜。

    八小時以外努力的意義,是追求更好的自己,今天的努力,是爲了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是成功的必備條件,兩者密不可分,又相輔相成,雖然有時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今天努力的人能夠收穫明天的成功,相反成功的人來源於昨日的努力。人生要喫兩杯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你準備先喫你一杯呢?

  我們不能因爲自己暫時性沒有獲得成就失去努力的毅力,雖然我們一時沒有成功,但是不能放棄,還是要繼續努力前進,在一次次失敗中尋找經驗,總會成功的,只要我們肯堅持,自己付出的都會有收穫的。人的一生總是需要不斷努力的,所以今天的生活,是和昨天自己八小時以外的努力有密切的關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