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2023-03-23 卷第一百九十二,唐紀八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1九年,丙戌,公元626年

1、九月,突厥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上不受,但詔歸所掠中國戶口,徵溫彥博還朝。

李世民顯示出愛護民衆、重賢輕利的姿態,客觀上也是要增加中原人口,彌補多年戰亂造成的人口損失。

2、丁未,上引諸衛將卒習射於顯德殿庭,諭之曰:“戎狄侵盜,自古有之,患在邊境,少安,則人主逸遊忘戰,是以寇來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築苑,專習弓矢。居閒無事,則爲汝師;突厥入寇,則爲汝將,庶幾中國之民可以少安乎!”於是日引數百人教射於殿庭,上親臨試,中多者賞以弓、刀、帛,其將帥亦加上考。羣臣多諫曰:“於律,以兵刃至御在所者絞。今使卑碎之人張弓挾矢於軒陛之側,陛下親在其間,萬一有狂夫竊發,出於不意,非所以重社稷也。”韓州刺史封同人詐乘驛馬入朝切諫。上皆不聽,曰:“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衛之士亦加猜忌乎?”由是人思自勵,數年之間,悉爲精銳。

李世民的這番作派,顯示出對下屬和民衆的信任,也是對自己功夫的自信。

3、上嘗言:“吾自少經略四方,頗知用兵之要。每觀敵陳,則知其強弱,常以吾弱當其強,強當其弱。彼乘吾弱,逐奔不過數十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陳後反擊之,無不潰敗,所以取勝,多在此也。”

李世民用兵確實有一套一以貫之的指導原則,若說臨陣能力,比肩魏武。

4、房玄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曰‘:吾屬奉事左右,幾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宮、齊府人之後。’”上曰:“王者至公無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與卿輩日所衣食,皆取諸民者也。故設官分職,以爲民也,當擇賢才而用之,豈以新舊爲先後哉?必也新而賢,舊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舊乎?今不論其賢不肖而直言嗟怨,豈爲政之體乎?”

天下大定,正是用人之際,將合適的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纔是順應時勢,必以舊屬高於新人,不是取才之道,李世民一碗水要端平。

5、詔追封故太子建成爲息王,諡曰隱。齊王元吉爲剌王,以禮改葬。葬日,上哭之於宜秋門,甚哀。魏徵、王珪表請陪送至墓所,上許之,命宮府舊僚皆送葬。

建成、元吉這些對頭,李世民一定要顯示出大度的姿態,魏徵、王珪這些東府方面的舊人,也要拿出忠誠的姿態,一方面大家都顯得有情有義,一方面要識大體,君臣間互相演給對方看。

6、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下,雖童孺皆爲王,王者數十人。上從容問羣臣:“遍封宗子,於天下利乎?”封德彝對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爲王,自餘非有大功,無爲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爲天子,所以養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爲縣公,惟有功者數人不降。

封王太濫,很容易造成漢初的亂局,李世民恐怕會擔心自己一死,後人無法震懾地方,直接就削爵,連“推恩”這種隱蔽手段都不想搞了。

7、丙午,上與羣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爲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爲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李世民久在一線,對民衆的分析挺到位。

8、上聞景州錄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以政道,對曰:“隋主好自專庶務,不任羣臣。羣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擇羣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又,臣觀隋末亂離,其欲爭天下者不過十餘人而已,其餘皆保鄉黨、全妻子,以待有道而歸之耳。乃知百姓好亂者亦鮮,但人主不能安之耳。”上善其言,擢爲侍御史。

官逼民反,其實對於民來說,守着自己一畝三分地已經足夠了。

9、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裴矩諫曰:“爲吏受賂,罪誠當死。但陛下使人遺之而受,乃陷人於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上悅,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當官力爭,不爲面從,儻每事皆然,何憂不治?”

釣魚執法這種事,就是執法者故意陷人於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