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尊重、陪伴

      孩子的教育,除了學校的教育外,家庭的教育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別是小學階段是走讀的,在家的時間比學校還長,所以家庭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接下來就談談個人對此的一點感想。

      由於工作經常要出差,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就相對較少,所以感覺有愧於孩子,偶爾早上也會送孩子去校園,提着那沉甸甸的書包,想起自己那時小學,基本就是語文、數學、思想品德加上作業本,書包重量估計現在三分之一都沒有,由此可見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要比父母輩重了不少,想必每個孩子的父母都有相同的感受。

      以上提到書包沉,那放學後的作業也相應地比我們那時要多,網上時不時看到父母輔導作業而大發雷霆的,父母作爲孩子的啓蒙老師,一定要有耐心,注重言傳身教,要嚴格要求自已。不能自己玩遊戲刷視頻,卻要求孩子努力預習複習,孩子的天性是貪玩的,看到父母在玩,他那幼小的心靈肯定會萌動,這個就是父母的原因而不能責怪孩子,而更應該自我反省,身教遠遠重於言傳,所謂行動遠勝於言語。

      想起自己小學那會,週末早上出去抓魚抓知了抓松鼠拍花紙玩彈珠等,一玩就是一天,真可謂無憂無慮的童年。小學5年級買了小霸王學習機,沒有用來學習卻買了好多遊戲卡,和小夥伴們玩的不亦樂乎。童年的回憶應該是無憂無慮簡單快樂的,因爲那個童年最終會長大而肩負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有個美好童年的回憶是如此重要,因爲他們長大後也會遇到困難會難過會悲傷,有個美好的回憶能更快地走出悲傷而更加勇敢堅強地面對未來迎接挑戰。

      隨着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升,人口不斷地聚集到城市中。很多孩子都沒有親自體驗播種、插秧、收割,但我們可以帶孩子去爬山涉水親近大自然,去認識不同的農作物,不同的植物、動物,繼而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信仰。


        生活在城市中,可能同一小區同一幢樓同一層的鄰居都沒有怎麼溝通,小孩基本就和父母家人溝通,當然同班同學關係好的會一起約了玩,由於沒有很多玩伴引發孩子無聊而把好多時間花在手機電視上,這個是另外一個需要父母關注的問題,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陪伴的時候不要老看手機,最好自己也是捧着紙質書本陪伴,孩子看着父母在學習,那麼孩子當然也會模仿父母的樣子沉下心來學習。

        接下來談下孩子偏科的問題,他可能不喜歡語文或者數學甚至不喜歡所有主課而是喜歡畫畫音樂或者運動,想必這個結果很多父母都會很苦惱,對於這樣的情況,不能放棄主課的學習,也不能強求他學的多好,適當的關注孩子的興趣。教育不光是文化科學,所謂德智體美勞,德育是靈魂,品德過關,人生不會太差;體育是根本,一個強健的體魄纔能有精力去做事;美育是精神層面的教育,可以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地充盈;勞育更加偏向於社會分工,學習後最終都會踏入社會,而每個人都要通過自己的雙手而創造價值。

      最後講個音樂人朴樹的故事,朴樹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他的平凡之路、生如夏花、那些花兒等都被人們廣爲傳唱。而他的音樂之路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爸爸濮祖蔭是“外太空”泰斗,母親也是北大教授,他們沒有要求朴樹一定要走學術這條路,在大二退學搞音樂的前提下,依舊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且付諸行動去支持。濮祖蔭在全力支持兒子的夢想時,他利用去德國學術交流的機會,花掉幾個月的工資爲朴樹買了把不錯的吉他。

      朴樹成名後,曾有人問濮教授:“兒子沒有走您的路,您沒有阻擋嗎?”濮教授回說:“我自己不懂音樂,但我尊重孩子的興趣。音樂是他的生命,正如學術是我的生命。”

      如此文化水平的父親,沒有因爲兒子選擇大學退學而痛斥,而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如此的心胸,這纔是父母該有的姿態。

      對於孩子的缺點要去包容去開導而不是責怪,對於他的愛好,主動地去接觸去學習從而更好地陪伴孩子,就像朴樹的爸爸,知道朴樹喜歡音樂,就主動去學習小提琴來增加共同話題。如此忙碌卻不忘陪伴,而我們也需要向朴樹爸爸學習。

      孩子是我們的寶貝,是祖國的花朵,我們需要給與孩子多一份的理解,多一份的尊重,和多一份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家的溫馨和包容。身爲父母的我們要盡力做好家庭教育,培養出一個合格的人輸送給社會。


      後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可厚非,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搞學術科研,社會需要分工,需要農民種出可口的糧食,需要工人制作舒適的衣物,需要音樂人創作動聽的音樂,需要畫家描摹美妙的畫卷,如此社會纔會更加豐富、更加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