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女孩因父母不給買鞋,崩潰痛哭》被父母操控的人生何談獨立

近日,“一則父母不給女兒買鞋,女兒跪地崩潰大哭”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視頻中我們看到一個女孩和父母一起買鞋,女孩看上了一雙200多元的鞋,但是父母嫌貴不同意。

之後女孩試圖說服父母,可無論她怎麼懇求父母都不同意。

最後女孩崩潰大喊“錢不是很多,錢都是你們幫我存着,我的腳就這麼廉價嗎,爲什麼不給我錢買鞋?我只是想買一雙好的鞋子有錯嗎?”並向父母下跪甚至想要跳樓輕生,可父母都沒有動搖。

對於這件事網友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可我認爲作爲一個28歲的成年人,在公衆場合如此歇斯底里地發泄情緒,那麼在她的日常生活中一定經歷過無數類似的情況,長久的負面情緒壓抑到一定地步終於找到了突破口。

我們每個人都有喜歡的東西,無關乎價值只是喜愛。

如果是小孩子還沒有分辨能力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判斷進行合理消費,而作爲一個28歲的成年人偶爾一次的爲愛消費完全可以理解,何況200多元的價格在女孩看來完全可以承受,可無論她用盡方法還是無法徵得父母的同意。

28歲還被父母操控的人生何其可悲!

父母的操控源於對孩子的愛

我相信各位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爲這位女孩也都是開明的家長,但是我們很多日常的言行卻在操控着孩子!

舉個很日常的例子:

冬天,帶孩子出門玩孩子非要穿她喜歡的漂亮小裙子,天氣很冷父母不同意拿出一條厚厚的褲子說:“不行,外面太冷了,穿這個!”

可孩子並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還是吵着要穿裙子,父母磨破嘴皮最後耐心耗竭壓着孩子穿上厚衣服。

其實父母這樣做完全是出自於對孩子的愛,天冷多穿是常識可孩子並不能理解於是就演變成了父母運用權威逼迫孩子妥協

這樣不起眼的小事每天都在發生,父母無意的操控在不斷的消耗着孩子的獨立性。

放手與陪伴,讓孩子學會獨立

我們時常能看到關於“巨嬰”的新聞,父母的過度愛護讓孩子哪怕成年也無法真正長大,只有讓孩子學會獨立,才能讓他更好的融入社會,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成了很多家長關注的話題。

其實父母只需要做到兩點就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那就是:放手陪伴

這兩個詞看似互相矛盾,可正是這種有限度的放手才能讓孩子安全的學習獨立。

學會放手,將選擇權交給孩子

記得冬天時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黑龍江的寶媽分享了自己3歲女兒執意在0度天氣穿裙子出門的視頻。

這位寶媽的做法引起了衆多網友的叫好,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這位寶媽大膽放手讓孩子去做,同時也帶了棉服在旁邊陪伴隨時準備爲孩子穿上,保護了孩子的獨立選擇也保障了孩子的安全。

尊重孩子的決定,讓孩子親自去試錯比父母的苦口婆心要有用的多。

學會陪伴,讓孩子“習得”獨立

很多家長覺得培養孩子獨立性就是讓孩子獨自去完成,其實這樣做很可能讓孩子產生挫敗感從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

想要孩子獨立,需要父母的陪伴。

發展心理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擁有父母充當“腳手架”(從旁輔助)的孩子,更能完成沒有父母就完成不了的任務。

北大心理學教授魏坤琳曾說:孩子的世界跟成人的世界有很大不同。父母覺得簡單任務在孩子眼中可能困難重重,家長一味的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挫敗。

父母要做的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接納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思考解決辦法。

所以當下次孩子再因爲積木搭不好而發脾氣的時候不妨去試試做孩子的“腳手架”。

“你哪裏沒搭好?”

“這個門放不進去!”

父母觀察發現是有兩塊積木的順序放錯了所以門被擋住了。

“我們來放一下試試,這裏好像有什麼擋住了。”

“是這塊積木!”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發現問題。

“那我們把這塊積木拆下來再試試。”

讓孩子自己動手嘗試。

“成功了!”

就像這樣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要及時陪伴,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孩子可以獨立完成時,父母也要大膽放手讓孩子獨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寫在最後

父母的愛讓孩子成爲幸福的寶貝,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只有學會獨立才能擁有健全的人格,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會放手與陪伴讓父母給孩子最長久的保護。

作者簡介

欣然,一個女孩的媽媽,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雙語教育繪本指導師,在育兒的路上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做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家長常說的“三個字”,看似有效卻在傷害孩子

【英文繪本】Handa's Surprise

【繪本推薦】《大排長龍》—讓你看得直流口水的繪本

【親子育兒】英文繪本孩子不愛看?試試這4個方法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