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邏輯思維,看明白事物本質

我見:

    概括是一個上升的過程。

              ——《邏輯十九講》


我思:

昨天的更文,記錄了兒子背英語的一件小事。

“背書‘正’字法,畫了7個‘正’字,讀到第35遍,兒子背會了一篇課文”,並聯繫了李松蔚老師教女兒游泳的案例。

    後來,卡片教練說,他稱這些爲——量化思維的威力。一開始,不太理解;細琢磨,有點味道。

靈光一閃,咦,這件事情,好像跟我在哪看到的知識有關係,對,就是它,《邏輯十九講》。

腦海裏突然很興奮,就好像一顆沉寂在大海里的遺珠,突然被你打撈上來的感覺,爲什麼?因爲那本書,我翻過三遍,第一遍,沒看完,太枯燥了;第二遍,看了一半,還是看不懂;第三遍,學到一種提問讀書法,說適合拿來讀工具書,就拿它來做實驗,終於書翻完了,似懂非懂。

它們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概括。

這個詞本身很簡單,小學學過的。但其背後有着的,是一套邏輯,是一門學科。

還是推理形成的第二步,概念形成的第四環。

我找來書,爲自己的記憶佐證。

書上講,“概括是一個上升的過程。更廣泛的概念要高於更狹窄的概念;一個概念被認爲高於一種認知。我們從個體轉向具體,從認知到概念。從底層概念到高層概念,形成許多底層概念後,我們向概括個體那樣把它們概括成較高類別的概念。接着,對這些較高類別施以同樣的過程,繼續這個過程,直到我們最後抓住最高級別,抓住本質。”

那,我的更文講了兩個故事,卡片教練告訴我他概括了一個詞語。

我的故事和李松蔚老師的故事就有了共同的屬性。

概括,“量化思維的威力”。讓我覺察到,我與孩子的故事,原來是有跡可循的,它不是偶發,而是可以類比出處,形成一套邏輯思維,並被反覆使用的。

不就是書上講的那個過程嗎?

個體——具體——認知——底層概念——多個底層概念——高層概念——更高類別概念——本質。

 

這件事情,除了讓我在與孩子的共處上,學會量化思維這個概念,之外,還有體會兩點。

一,還是要多去看,即便你此時不理解,但它不會一直沉睡,待到理解力的池子足夠大,知識點會自然被打通。

二,還是要多去思考,正確的總結提煉,也是一個化繁爲簡的過程,不斷循環上升,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理性是思維的眼睛,願我們都能擁有一些邏輯思維的能力。

解讀着:小石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