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OKR」,魔幻又內卷

個人習慣稱之爲【O-KR-KPI】組合;


01


從進廠實習那天開始,就接觸了KPI的概念;

互聯網公司,年初入職,可能因爲那天是週五,又趕上月底,少不了要把KPI搬出來折騰一番;

天時,地利,人和;

不對,人和應該不確定吧;

換個城市,換家公司之後,從此OKR模式席捲而來;

OKR是什麼?O:是目標,KR:是關鍵結果;

KPI是什麼?績效的指標體系,從上到下,層層拆解細化,最終落在各個員工頭上;

OKR和KPI有什麼區別嗎?

理念上肯定有,實踐中有沒有,難說;

模擬一個暴擊靈魂的場景,注意,這裏可能會有些扎心;

KPI模式下;

老闆會說:想要一年達成365個小目標,員工每天都要實現一個小目標;

OKR模式下;

老闆會問:今年要想達成365個小目標,年度什麼策略?季度什麼方案?月度什麼動作?

本質上,都是追求目標的達成;

但是,OKR的格局,瞬間爆了;

不得不說,OKR在理念高度上,確實超越KPI,更高明的PUA;


02


不論是OKR還是KPI,個人理解都是工具範疇;

既然是工具,體驗過才能明白好不好用;

作爲被OKR和KPI,花式組合吊打過的職場人;

從感性上沒得說,個人驅動力難道是所謂的公司目標考覈手段?夠嗆!

從理性上來說,兩種工具在體驗上區別不大;

鑑於過往經歷來看,都是拿來明確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關於OKR和KPI的對比分析,五花八門,鞭辟入裏;

誇到極致,罵到泥裏,都挺一本正經的;

但無法否認,OKR制度更拿捏人性,更容易讓組織捲起來;

好聽的講,叫驅動力;難聽的講,叫卷的一塌糊塗;

如果成不了卷王,至少也得做捲餅,反正都不想捲鋪蓋走人;

什麼工具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誰來使用工具,問題的關鍵,從來都是在「人」

職場的現狀,不做選擇全都要

OKR和KPI的強勢組合,「O-KR-KPI」纔是答案;

從心態上來說,個人從不排斥這兩種工具;

高端的講,叫認知上的包容,低端的說,我有什麼辦法,不排斥至少還能降低精神內耗;

從研發團隊的實踐來看,個人更推崇「O-KR-KPI」的手段;

事情要做的明白,也得說的明白;

換個現實一點的說法:可以不亂甩鍋,但是也不能瞎背鍋;職場卷透徹的選手,秒懂其中內涵;


03


互聯網行業的玩家,年尾年初都要直面「O-KR-KPI」的靈魂洗禮;

年初,自然是制定OKR;

年尾,自然是用KPI的邏輯考覈OKR;

肯定有人急着補充說季度考覈呢?

先別急,那種論周按月聚焦OKR的操作都見過,季度考覈過於常規,不值一提

先來說說OKR的制定策略;

由於花裏胡哨暴打三觀的操作太多,這裏就不反向展示了,反正我沒見過直接下發OKR的;

聊點正常的邏輯,OKR的制定從來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1】OKR的決策,涉及高層和各個部門的核心人員,追求大方向的客觀正確;

【2】在年尾總結中,輸出對去年OKR的客觀評價,作爲新一年的預期參考;

【3】公司層面的戰略目標,通常都涉及「營收」「競爭力」「組織管理」三塊核心;

【4】不同的戰略目標,會包含相應部門的關鍵結果;

【5】不同的部門根據各自職能,聚焦相應的目標,預設關鍵結果;

【6】部門的OKR會圍繞8/2原則,即80%的權重對齊戰略目標,20%體現內部驅動力;

對於公司來說,設定OKR從來都是熱火朝天的,引導情緒價值

但是普通玩家冷靜的思考一下,越想越氣;

公司的目標是很難改變的,當然也很難輕易的實現,這種策略下,還能給部門20%的內部驅動空間?

所以,爲何互聯網公司瘋狂的吹捧OKR?

在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感覺上OKR的折騰空間大了,但考覈權還是在公司手裏;

卷,自然而然成爲了答案;

卷不動了咋辦?向社會輸送高端人才,不也是「使命」「願景」「價值觀」的變相體現?


04


從OKR的設計上看,公司預留了「額外的可操作空間」;

那麼到OKR考覈,即KPI的時候;

公司也會氣壯式的多一些「解釋空間」?因爲理直所以氣壯

使用OKR的公司,都會反覆強調,不是爲了考覈,與績效是弱關聯;

這種說法,語氣可以相信,連標點符號都不值得相信;

所謂的關鍵結果,可能包括多個目標的達成;

既然是「目標」,自然依賴一定的「指標體系」,總不能憑着感覺定勝負吧;

如何衡量目標與指標?自然是用KPI的邏輯;

這樣組合起來,就是「O-KR-KPI」的形式,魔幻歸魔幻,但客觀普遍的現象即爲趨勢;

從研發的實踐來看,用KPI進行「部分業務KR」的考覈,可以避免很多問題;

以常規的業務開發版本來說;

圍繞目標,預設一套各個參與方都接受的指標體系,是相對客觀的衡量手段;

版本完成後,通過一定時間段的指標體系採集,進行復盤分析;

判斷哪些指標有問題,對結果和效果產生怎樣的影響,自然可以避免很多拉扯現象;

然而成熟的研發團隊,又需要追求「重OKR輕KPI」的狀態;

如果不注重研發的執行過程,必然要爲買單結果付沉重的代價;

但是對於銷售團隊來說,OKR可能就是KPI異父異母的親兄弟,「拿着OKR幹着KPI」的事;

只注重銷售執行過程,但拿不到想要的結果,這種操作不存在;

OKR側重過程和結果的整體驅動,KPI重點考覈結果,組合纔是答案;


05


不得不承認,OKR的設計真的是號到了管理的大動脈;

管理的本質目的就是對人的持續驅動,比如行爲,動機,認知等;

OKR更高明的驅動了組織內卷,其中「O」至關重要,而「KR」則草率的一塌糊塗;

從被OKR包圍開始,從未見過年初的KR持續到年尾過;

爲什麼?

因爲互聯網公司最懂得:順勢而爲順事而爲,不懂的可能都不存在了;

不論是行業趨勢,還是外部環境,亦或內部組織架構

都是處在主動或者被動的變化過程中,適應變化才能更好的生存,是基本法則;

上午還在公司解決BUG,下午可能就成爲了公司的BUG;

昨天還在公司優化項目,今天可能就被公司優化;

無論是個人、團隊、項目組,都經常處在巨大的不確定中,當然公司也不例外;

在這樣的環境和狀態下;

經常會出現KR的負責人消失,或者KR關聯的項目消失,還經常兩者一起消失;

怪公司嗎?

客觀的想一想,如果企業不去適應變化和動態調整,那它自己也有可能消失;

所以「KR」是什麼不重要,如果無法支撐「O」的實現,隨時隨地都能消失,或者替換;

實際上,大部分公司也就是這麼玩的;

很多KR的設計,在季度的OKR對齊中消失不見,會調整爲新的KR;

在一些焦慮嚴重的公司中,甚至按月論周去聚焦OKR並調整,邏輯在哪裏?


06


既然「KR」是處在持續調整的過程中,考覈是不是很難執行?

不會,丁點影響沒有;

在OKR的設計中,有個心照不宣的套路,目標真正意義上不是拿來實現的,主要還是驅動內卷;

瞄太陽射月,妥妥的刺客行爲;

在OKR的執行過程中,很多KR都被調整甚至替換過;

那該如何考覈?

自然是圍繞總結文檔:完成的關鍵事項,幾個核心指標,反思與規劃;

重OKR的團隊,公司有解釋權;輕OKR的團隊,公司可以用KPI;

就以年尾的績效考覈來看,先進行一年的總結,需要圍繞OKR進行客觀分析和反思;

然後就是評分三連:「互評」、「自評」、「上評」;

騷的是,很多人都只能知道自評分和最終結果;

更騷的是,「互評」、「自評」、「上評」,各自評分的權重不同,直白的說,「自評」簡直可以忽略;

最騷的是,無論目標的完成度如何,總歸還是要執行個「361」優化制度,向社會輸送幾個人才;

團隊誰做的好,做的不好,管理層不知道嗎?

怎麼可能?必然都清楚;

管理層看好的人,「上評」可以保一手,管理層不看好的人,「上評」也可以踩一腳;

等團隊人員更替完成,從年尾來到年初,下次OKR之旅正式開始,纔會真正意義上客觀分析好壞得失;

套路進入新一年的輪迴;

這一套花式操作秀下來,合理嗎?哪裏合理,離譜嗎?哪裏離譜;


07


其實「OKR」也好,「KPI」也罷,「O-KR-KPI」也無所謂,都是工具而已;

職場本就內卷,並不能讓工具背鍋,根源從來都在於「」;

個人也不習慣以批判的思維看待人和事,客觀和清醒,可以讓自己保持平穩的情緒;

在當下的環境裏;

做不了卷王就爭取做捲餅,並且要儘量掌握是否「捲鋪蓋」的主動權,保持狀態的主動性;

魔幻的職場,卷的一塌糊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