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同程王曉波:探一座古城,尋一位技術大俠的內功心法

引言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作爲一座有着數千年曆史的聞名古城,有着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所不同的生活節奏,互聯網業態在這座城裏也正在勃興。在這裏,有着一位圈內蘇州互聯網的代表人物:同程旅行出行事業羣 CTO、騰訊雲 TVP 王曉波老師,他爲何選擇了蘇州,又是如何在這裏修煉“內功心法”,從超級程序員到帶領上萬人團隊的技術管理者,進化爲“技術大俠”?本期技術指針,讓我們跟隨王曉波老師的腳步,看技術大俠是如何煉成的。

 

初識大俠:選擇蘇州,開闢新天地

 

王曉波老師先後在北京、深圳、日本東京等一線大城市工作,最後選擇定居蘇州。在那一份作爲蘇州人的故鄉情懷之外,更是因爲與同程旅行的結緣——加入同程,“來了就是梅西”。從技術團隊到業務團隊的崗位轉化,這位“梅西”如何在拿球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對業務的嗅覺,且聽王曉波老師爲我們娓娓道來:

 

 

在我看來,我的家鄉——蘇州,它有一線的活力,又有兩千多年的文化,在這裏,有很多機會幫助我們去實現夢想。我是 2014 年 8 月回來蘇州加入同程旅行的,在這之前我也先後在北京、深圳、東京幾個城市待過,主要從事互聯網相關的技術研發類工作。加入同程之後,我一開始主要是做整個同程的技術架構,包括運維、中間件、機房、混合雲,中間經歷了一次換崗,轉到業務團隊來做研發,到現在帶領整個出行的技術研發團隊,因此從基礎架構到業務架構,再到業務應用,各個領域都有涉及。

其實,剛回蘇州時我最初的想法是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即可,也是機緣巧合之下加入同程。在溝通時我瞭解到,同程當時正處於爆炸性成長週期,整個同程的基礎設施開始重構,真正地變成現在的互聯網基礎設施。這意味着我可以從零開始打造一家規模和流量都比較不錯的互聯網公司,這一點於我而言很有吸引力。

因爲在成型的公司裏很多時候技術人員只能是“螺絲釘”,或在某一個專項區域。我業餘喜歡踢足球,用足球來打個比喻,來到這裏之後就是“梅西”,擁有一切的開火權、中場指揮權和防守權,這對一個技術人員來說,你的能力是被無限地去擴展,完全有足夠的空間和平臺供你去施展拳腳。不是每支球隊現在都是沒有梅西的狀態,但如果這裏還沒有梅西,那麼我們就可以成爲梅西。

 

 

在很多人看來,王曉波老師應該會選擇往雲或中間件等技術方向深耕,但他卻選擇了從事業務相關係統的研發,在這一轉向背後,是王曉波老師對於“技術人要保持對業務的敏銳嗅覺”這一理念的堅守:

在我看來,每家公司一定會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當公司規模逐漸變大時,技術發展將會是一個循環性的圓環:在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所有人都在一起做一件事情。隨着團隊擴張、業務增加,團隊便會開始分層,比如有一部分人去做機房,另一部分人去做雲,再一部分人去專注業務變現,這些部門便變成了一個閉塞的狀態,再也感受不到前端業務本身的信息和感覺了。

當我們的技術架構團隊開始遠離業務,甚至聞不到業務的味道的時候,那麼他做再多的技術架構,和市面上購買的技術架構相比,又有什麼區別呢?沒有區別,那麼這個時候技術競爭力就會下降。因此我認爲我們要更多思考如何讓技術團隊聞到業務的味道。如今常見的方法像 KPI 綁定,或者參觀業務,都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因爲團隊並沒有參與到業務本身之中去,只有實際參與了業務,才能從中感受並瞭解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技術基礎來支撐它,這也是我會選擇擔任業務 CTO 的原因。

俠之內功:“不寫週報”,構建技術驅動團隊

 

成爲業務 CTO 後,打造一支“技術驅動”的高效團隊是王曉波老師首要做的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技術團隊面臨日報週報之苦,擔憂降本增效壓力時,王曉波老師卻旗幟鮮明地指出“工程師不該成爲 PPT 工程師”、“一味強調降本增效容易走偏”。技術大俠的管理內功是如何煉成的?王曉波老師將爲我們一一解讀:

在接手業務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團隊技術的打通,讓業務變現團隊的技術能力超過做技術架構的團隊,因爲技術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效率,也決定了用技術驅動業務的能力。所以首先需要提升團隊的技術能力,與此同時,要去做好技術驅動。

 

 

在很多服務於業務的技術團隊裏,往往技術會變成一個支撐部門,也就是人家說什麼你就做什麼。在我看來,技術驅動是當問題被提出的時候,解決方案的參與方的技術思維足夠強,當我們運營同學提出了一個運營想法或困惑時,接下來的討論話題不是直接把它變成了某個合作或某個產品思路,最後切成小塊了以後,再傳遞給研發人員說“你可以碼代碼了”。在這個情況下,技術同學並沒有看到原始需求,那麼這個解決方案裏面的技術味道是弱的,更多的反而是流程的味道。而如果能做到第一時間收到一線的信息,並且研發人員的想法能被正確地反映出來,那麼無論是產品經理還是運營人員,他們才能在第一時間聽到真正的“在計算機上的想法”。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讓團隊變成一個技術驅動而非需求驅動的團隊,用更懂業務和更懂產品的方式來讓整個團隊變成一個陣型往前走,讓最在一線的承諾傳遞到最後時不會失真。

當下,寫日報週報已成爲很多技術團隊的日常任務,但是在王曉波老師的團隊裏,他卻明確提出不希望自己的團隊每天寫這些材料,爲什麼他不建議技術團隊寫日報週報?數百人乃至千人的技術團隊又應採用怎樣的管理之道呢?

首先我認爲,本質上來說,程序員這樣的一個人羣是不需要管理的,他們更多需要的是有效地協作起來工作,在此基礎上的管理纔是有效的。倘若今天要彙報,明天要做材料,後天要寫 OKR,當這些東西壓在每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你可以想象這個團隊是工程師嗎,毋庸置疑只能說是“ PPT 工程師”了。

所以在我的團隊,我是不希望他們每天都困在日報週報這些彙報材料裏,我們能看到這些材料都是千篇一律的狀態:重表功而輕問題,把小事寫得很大,自己的功勞很多,再按照要求會有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那麼可以想象,如果一個幾百人團隊靠這樣的材料層層上報,那麼管理者對團隊的管理一定是失真的,而且團隊會爲了這份材料而製造出來他所需要的工作。因此我的管理方式很簡單——和他們工作在一起,紮根在一線去融入他們,其實從很多細節上就可以發現一些團隊的問題。其次,一定要讓每一層的下屬 Leader 都必須把他真實的工作狀態彙報出來,傳遞這樣一個理念:問題再多也是優秀的,如果不把真實的工作情況表現出來,再優秀也是有坑的。當把這個理念層層植入下去,每一個層級都會給你非常良好的展現。

降本增效是如今各個企業熱議的話題,技術團隊是否也需要降本增效?作爲管理者,需要如何帶動團隊進行降本增效,且聽王曉波老師爲我們分享他的見解和考量。

讓技術賦能更多的業務,讓數字化技術能夠提升業務的效率,是我們最當前的想法。可能所有的公司都希望降本增效,但是一個研發團隊怎麼去降本增效,最爲直觀的現象就是降低研發成本。那這件事情本身是否真的做到了降本增效?這裏存在着一個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的問題,也許企業降了一個很小的顯性成本,卻增加了很大的隱性成本。因此在我看來,本質上研發團隊講降本增效是對的,但是一味只強調降本增效則容易走偏。由於信息技術本身就是增效的,用來提高公司運行效率的,那麼技術團隊的存在就是在增效,增效的同時其實自然就降本了。

 

 

在技術管理者的身份之前,我也是一名“超級程序員”。這個名字的來源首先是因爲我代碼寫得多,產出量特別大;另外就是幾乎沒有我救不活的系統,目前我所碰到的和我的朋友們碰到的系統宕機或是出問題的情況,一般找到我都能去把它解決。在我看來,程序員的培養和飛行員的培養如出一轍。曾經有一句話叫“飛行員是用黃金堆出來的”,其實,程序員也是一樣,好的程序員本身是用失敗來養出來的,你工作經歷中的那些失敗項目,其實正好是在給你創造成長的機會。此外是在某些點上的深挖,不一定是工作中零和一的重複,而是你自己的時間精力是花在什麼東西的研究之上時,就決定了當這些特殊事件發生時,你是否能夠救起。

 

俠之修煉:接住危機,構築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

 

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在這期間,這位“技術大俠”不僅帶領團隊上線了超千萬人搶購的 98 元機票盲盒,扛住了這場危機;而且也藉助騰訊雲積極佈局建設雲基礎設施,推動同程旅行走得更遠。一起跟隨王曉波老師的步伐,一睹他大俠的修煉之道:

當時我們上線推出了同程機票盲盒,吸引了超過 2000 萬用戶參與搶購,由於訪問過多導致服務器過載,其實我們都沒有預料到會有這麼大的一個流量衝擊,於是連夜召集已經放假了的同學回來重新開工,大概從凌晨 12 點開始重做,到第二天早上就發佈出來了,自發布這個版本後就一直沒有再改動,這其中無疑具備了很大的難點和挑戰。

在舊系統在現有流量下已經卡頓時,那麼我們的預估的新流量應該是多少,十倍還是百倍?對這一點的把握需要依靠你的過往經驗和拯救能力。此外,還需要快速喚醒處於休假前夕的團隊,快速地完成重構,這也非常挑戰我們的整個團隊的組織能力和技術統一性的能力。

 

 

 

因爲我們用的是騰訊雲,因此很多的彈性計算能力可以依靠騰訊雲來進行支撐。比如像機票盲盒這樣的情況,是在用戶搶購的那個瞬間需要彈性,其實通過騰訊雲就可以快速地實現計算資源擴展。同時,在搶購結束後,這些資源就可以釋放掉,所以也運用到了 Serverless。

 

同程旅行作爲一個用戶量龐大的應用,構建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是十分必要的,在這背後,騰訊雲也爲同程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後盾。

早在 2015 年我們就和騰訊雲開展了合作,主要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一開始接入網絡選擇的就是騰訊雲,面對全國各地用戶的訪問,我們的網絡需要很好的保障。而騰訊有着鋪開全國的網絡節點,以及強大的內網聯通能力,在實現快速的同時確保安全性,有效提升用戶體驗。而且自建網絡本身的成本很高,這也意味着不是每家企業都適合去做,那麼在這個時候借用騰訊的網絡會更快速和便捷,同時因爲騰訊的主業微信、QQ 也是運行在同樣的網絡上面,能夠提供給我們一致的安全保障。

當我們需要擴容時,用雲資源擴容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騰訊雲的安全產品、計算類產品,我們用得也很多,並且也在不斷引入一些開源的產品。考慮到基礎設施的成本、基礎設施可靠性、基礎設施的長期的保障能力,我們和騰訊雲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了衆多合作,包括中間件部分、安全體系部分,涉及 IaaS、PaaS 等。

我們的合作在微信小程序裏的用戶感知會更多一些,包括騰訊支付也是我們和騰訊一起來維護用戶的安全,同時我們會藉助騰訊的風控大數據能力、安全產品來去做加固,比如我們後臺的用戶行爲風控,其實騰訊雲也做了很好的算法輸出。所以用戶確實能感受到的是我們在小程序的用戶體系和支付這兩塊是和騰訊的安全劃等號。

對於專注雲基礎設施的騰訊雲,未來我們的合作也一定會更加緊密深入,隨着未來騰訊雲更多新基礎設施的出現,我們也會持續地試用體驗。

 

俠之要義:兼濟天下,堅持技術向善

 

俠之大者,不僅在於技術實力,更在於兼濟天下的俠義情懷。日常生活中的王曉波老師,不僅善於體察身邊人,對年輕一代的“後浪”也有來自過來人的一份理解與豁達,對於技術人的使命,他坦言應把自己當成手藝人,保持對技術的識別能力,唯有堅持技術向善,方能馳騁於這片“江湖”。

 

 

一名技術大俠,同時身爲一位技術領導者,他也在工作生活中關愛身邊的同事和下屬。面臨疫情危機,他的寬慰和安撫不過是小小舉動,卻也足夠溫暖人心。

過去的疫情,在當時給我們帶來的直觀影響是什麼?是工作臨時被中斷,且很有可能是大規模的中斷,比如我們當時的一個團隊就遭遇了不同同事被封在不同小區裏的困境。在那個時候,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安排工作,而是關心大家的生活和情緒。我們有個 Leader 根據他的經歷寫了一個日記,給團隊成員很詳細地分享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在家裏準備好哪些東西。當這個根據他的親身體驗的日記分享出來的時候,很多同學都覺得很溫馨,不安和憂慮的心情便緩解了許多。其實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待人的問題,善於體察身邊人,把團隊成員的生活問題解決好,團隊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大俠的風範,絕不僅僅只是關愛身邊人就足矣,其實,他也善於共情“後浪” 。

我身邊也有很多年輕一代的“後浪”,雖說每一代人有一代人不同的焦慮,但隨着社會節奏的加快,我們能感受到當下年輕人的焦慮感是越發強烈的。我們要怎麼解決年輕人的焦慮問題?我覺得並非是去告誡年輕人不要去焦慮,因爲其實我們是用自己成長之後的眼光去看待這一代年輕人,就像是有一條河,我們從河的西岸渡到了河的東岸,然後我們再去看河對岸說“好辛苦,這條河怎麼渡得過來?”,但其實我們忘記了自己年輕時候在渡河時的那個感覺。

在我看來,樂觀或許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法。在年輕的這個階段,面臨當下的社會壓力,就會有焦慮和叛逆期,但也應該有年輕時候的奮鬥精神,用樂觀豁達的態度去面對存在的問題,當你用樂觀的眼光去看世界時,你就會過得更加快樂一些。

程序員作爲技術人,本質上也是像廚師、木匠那樣的手藝人,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把技術這個手藝做得更好,讓用戶能夠更方便地去使用。在當下的數字化社會,一個信息系統可以作用在社會的福利面,也可以作用在相反面。我認爲程序員應該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和識別能力,堅持技術向善的本心。

 

結語

 

煮一壺清茶,在蘇州的古街長廊上漫步,一位隱於市的技術大俠正向你招手,邀你共賞這春暖花開的千年古都,暢談技術向善的初心與情懷。餘暉之下,思緒悠長,俠是技術向善,有所爲,有所不爲的一份堅守。俠是隱於一城,守護身邊與遠方的一種擔當。TVP 技術指針,將繼續和你一起,探尋技術真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