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我們最大資本

最近看到馮唐一則短視頻,其中部分內容讓我大爲震驚。他講他在麥肯錫工作的時候,可以每週工作80~100個小時,連續2年。

然而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差不多是2倍,甚至3倍的工作時間了。之所以能堅持兩年,馮唐總結爲:身心健康。

總結起來兩方面:身體和心理。身體要保持健康的狀態,不能總生病,生病恢復時間比較長。心理要保持情緒的穩定,不用大起大落。不能經常性情緒低落,容易傷感(這點我覺得少點負面情緒,比如焦慮和抑鬱)。

身心健康是你最大資本。

工作和生活都是一個長期的事情,需要在較長尺度(以年爲單位)觀察選擇的影響和結果。如果能夠保持身心健康,首先在單位時間內的成果就是相對高的,很自然推導出長期的結果差異是巨大的。

要時刻保持對自己身心健康的關注,對於異常信號要保持敏感。對自己身心健康保持敏感意味着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和情緒狀態,以便及早察覺任何異常或不適,並採取適當的行動。以下是一些情況以及應對方法的示例:

  1. 身體不適: 如果您感覺身體不適,如頭痛、胃痛、胸悶等,不要忽視這些信號。注意觀察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諮詢醫生。
  2. 情緒波動: 如果您經常感到情緒低落、焦慮、疲勞或其他不適情緒,這可能是心理健康問題的信號。考慮與心理健康專業人士交流,尋求諮詢和支持。
  3. 睡眠問題: 如果您出現失眠、頻繁醒來或睡眠質量下降的情況,這可能會影響您的身心健康。嘗試改善睡眠習慣,如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過多的咖啡因和電子設備使用。
  4. 食慾改變: 食慾的突然改變可能是身體或情緒問題的表現。注意觀察您的飲食習慣是否有變化,如果持續出現問題,可以尋求醫生的建議。
  5. 體力下降: 如果您感到持續的體力下降,缺乏精力和動力,這可能是體力疲勞的跡象。確保您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並考慮是否需要適當的鍛鍊。
  6. 社交退縮: 如果您開始避開社交活動、與人交往的機會變少,這可能是情緒問題的表現。儘量保持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尋求社交支持。
  7. 持續壓力: 如果您感到持續的壓力和焦慮,可能會影響您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學習放鬆技巧、應對策略,或者尋求專業心理健康支持。
  8. 身體疼痛: 身體的疼痛或不適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信號。如果疼痛持續或嚴重,建議諮詢醫生以瞭解可能的原因。
  9. 注意力問題: 如果您的注意力、記憶力或集中力下降,可能需要休息和調整。規律的休息、鍛鍊和健康飲食可以幫助改善這些問題。

保持對自己身心健康的敏感,需要關注身體的信號並注意情緒的變化。如果您感覺不適或有疑慮,及早採取行動,尋求適當的醫療、心理健康或專業支持。預防和早期干預通常能夠更好地保護和促進您的身心健康。作爲打工人來講,定期的全面體檢是比不可少的,通常建議的每年一次。

除了保持身心健康以外,我還從中短視頻學到一個詞高效休息。通常如果每天要工作超過12小時的人,很難抽出來大塊時間來完成一些傳統保持身心健康需要的事項(通常放鬆、運動)。所以如果想每天工作12小時,就得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 比如飲食,一定要營養健康。如果喜歡喫辛辣刺激、高油高鹽的食物,就需要自我剋制。如果偏食,就得針對性制定食譜,並且堅持喫下去。
  • 比如鍛鍊:每天喫完飯拿出15~30分鐘散步,一遍散步一遍看看周邊的風景。和上一刻的工作做切割,完全切換到另外的一種狀態。
  • 比如休息:累了就什麼都不要做,不刷短視頻,不看信息流。定期查看訂閱、關注領域的更新(通常一天 1~2 次)。
  • 比如睡眠:養成睡眠生物鐘,睡前良好的習慣。能夠快速入睡,保證高質量的睡眠。當睡眠不足時,在中午或者途中(等車、值機),讓身體放鬆休息,最好可以小睡一會。

雖然這些事情都很常見,但是如果更高效的達到其目的就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耐力和意志力。人總是在跟自己惰性和環境惰性抗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