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八種哲學思維

  《道德經》由道家創始人老子所著,雖然只有短短几千字,但是千百年來研究它的人數不勝數,其中的哲理到今天仍舊閃耀着光芒。要說真正能把它的智慧參透,那麼從古至今恐怕還沒有人可以做到,足見它的智慧有多麼強大。

   如果說把《道德經》完全參透是難如上青天的問題,那麼參悟其中的一些道理還是沒有那麼難的。《道德經》中有八個思維很重要,這八個思維透露着人生的智慧和命運的哲理,只要讀懂了,你的人生道路就會變得開闊明朗。希望你知道得不算太晚!

一.對立統一思維

 《道德經》中第二章說到: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相和,前後相隨。

  老子認爲,高下,美醜,前後,禍福這些都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甚至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辯證法思想,讓我們看到對立物之間的真實關係。記得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在他的自傳中也提到這句"美之爲美,斯惡已。”對他的影響。

  災禍,是幸福的依身之地;幸福,是災禍的藏身之所。誰知道它們的界限呢?正常會變爲怪異,善良會變成邪惡,人們對這一點的瞭解,時間本來很久遠了。因此通達之人並行而不割裂人,廉正而不刺傷人,正直而不束縛人,光明而不藐視人。

  正直善良與邪惡異端是對立轉化的。這中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就像阿片,當作藥物能治病救人,當作常用品又能害人,關聯在使用的計量。聖人秉持中正之道,所以能掌握爲人處事的度。聖人更懂得福禍相依的辯證法,對世間的人與事看得通透,所以能秉持中正之道。

  “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此句集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爲一體,是老子文中辯證法的精髓所在。此句還具有警世省人的作用。《淮南子·人間訓》有一則“塞翁失馬”的寓言,廣爲人知,其中有一句“福之爲禍,禍之爲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就是由此句老子文演變而來。

二、逆向思維

  第十八章“大道廢,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紛亂,有忠臣。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化_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春秋時期,儒家提倡仁愛、禮義和忠孝,認爲只有仁愛、禮義和忠孝等美德才能改造社會,融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老子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他認爲,仁義、孝慈、忠義恰恰是社會風氣壞的表現,是大道被破壞的表現。

  就如我們當下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一個人越在人面前炫什麼,就說明他越缺什麼。

   當大家都朝着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思考問題時,而你卻獨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叫逆向思維。人們習慣於沿着事物發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於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

三、不爭的思維

  老子日在書中多次提到"不爭”:“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水利萬物而不爭”、“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是你的不必爭,不是你的不用爭。老子認爲,聰明人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示弱隱強,做出退讓。

  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不爭,才能保全自己,才能立足不敗之地。

  用現在的話就是說: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所謂的不爭,並非說不要努力,不爭很大程度是”委曲求全“,委曲自己成全別人,確實如果在合適的場合需要如此。但老子並非是說要一味的委曲自己,或者說一味的放任自己,給自己找一個高大上的藉口來麻痹自己的思想。  

  在生活中遇到自己無法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先採取委屈忍讓的方式迴避,促全自己的能力,靜觀其變,找到機會後再採取行動。實際上這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以退爲進,舍即是得,含蓄則是彰顯,不爭纔是最大的爭取!正如我們平時所說的,沒要求才是最大的要求!

四、利他思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崇高的人就像水。水具有種種美德,他滋潤萬物有利於它們生成,而又不和萬物相爭保持平靜,處在人人都厭惡的低下地方,所以,水性接近於“道”。人要找一個優秀的環境寓居,要擅長去研討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擅長講求仁道,當政要擅長管理,做事要能充沛發揮你的才能,辦大事要擅長選擇好的機遇。但不要與人相爭,纔不會有錯。    

  利他思維:指處理利益(物質與精神)關係時,不但想現在,還要想將來;不但想自己,還要想他人。        

  利他思維具體內容:1、 考慮別人,別人纔會考慮自己。2、 只有想到將來,纔有可能憂患地面對現在。3、 本質利他才能正真利己。4、 幫助自己克服自私的人性弱點。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只有利他的人,提無敵的。只有利他的人,纔會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靈魂上的高度。

  反之,如果只是爲自己的私慾所矇蔽,看問題、做事情始終離不開自己的慾望,那永遠只能是井底之蛙。

五、自我超越的思維

   “ 知人之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人們常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善於瞭解他人是一種聰慧的表現,而善於瞭解自己並能即使反省,則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韓詩外傳》中記載了一段“孟子欲休妻”的故事。
    一天,孟子忽然走進屋中,而後臉帶怒意轉身出去了,並且對母親說,要休掉自己的妻子。孟母知其緣由後,對他說:“這件事過錯在你。”事情是這樣的,孟子闖進屋中看到了妻子兩腿叉開而坐,古人認爲這樣的坐姿無禮,所以孟子很生氣。而《禮經》中說道,進內室的時候,眼必須往下看,防止自己不小心看到別人的過錯。是孟子忽然闖入內室,無禮在先,所以孟母說是他的過錯。孟子回到自己屋中後,思考着母親的話,反省自己錯在哪裏。醒悟過後,他和妻子來到母親面前,當着母親的面鄭重地給妻子道歉,二人又和好如初。
 《禮記·樂記》中說:“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一個人,遇事唯有自省,不逃避責任,不責怪他人,如此才能不斷修繕自身,變得更加優秀成熟。人只有懂得自省,拋棄自以爲是的想法,才能照出自身不完美的地方,獲得真正的成長。

   老子認爲,能瞭解別人的稱爲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有智慧和通達。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在思考問題和做事的時候,我們難免會有些缺陷,不能夠做到兩全其美。因此,我們要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的弱小,這樣才能讓自己有學習的空間,只有取長補短,才能不斷戰勝自己的弱點,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所謂戰勝自己就是跳出自己既有的思維方式。

  同樣地,能戰勝別人的只能說明這個人有能力,而只有那些戰勝自己的人才可以稱作強者。

六、守柔貴雌的思維

  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堅強。草木之生柔脆,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骨弱筋柔而握固" 。

  人活着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柔弱的東西,更懂得變化。

  譬如一棵樹,有生命的時候,都是有韌性的,風來了可以隨風搖擺。而一棵枯死的樹,就變得堅硬了,風來了就吹斷了。

  老子認識到柔弱的東西里面蘊涵着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極大,很能持久。故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於剛強的特性。

   “柔弱勝剛強”的例子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水,老子說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也就是說,天下之物論柔弱莫過於水,而在攻克堅強的東西方面沒有什麼能勝過它,水憑藉流動的力量改變它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特性,水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

七、要重視"無”的價值

  老子說:“三十輻共-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纔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纔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纔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老子告誡我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一定要看到“無”的價值。

  盆子、杯子等器具內部是“無”的,所以能裝東西;人建造的房子內部是"無" 的,所以能住人。當然這種無不是絕對的沒有,在這裏是說無形,看不到的東西,比如信用、道德等等,但我們一定要知道他的價值。

  人們很容易看到眼見的實物,卻忽略了“無" 的價值。空杯心態,空了才能裝得下更多東西!

八、守正出奇的思維

  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兵,以無事取天下。

  意思是說,治國要用“正”,帶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通過“無事”。正代表了原則性的東西,奇則代表了打破規則。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懂得守正出奇的思維,首先要尊重規則,有些事一定要名正言順,有條不素,但又要懂得打破規則,懂得變通創新方式。

  只有給別人帶來好處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檢驗我們工作的標準就是能否給他人帶來幸福和好處,而不是製造痛苦和麻煩。先付出纔有回報、會喫虧纔會贏。個人獲得回報的前提是要付出,回報是在別人接受和認可你的付出後獲得的。        

  守正出奇,“正”正路、正道,“奇”出人意料,“守正出奇”正道而行、守法經營。突破思維、出奇制勝。就是用百分之七十的時間去想“正”的事情,用百分之三十的時間研究變通。既不墨守成規,又有創新,只有如此方可在商戰中制勝。      

   簡言之就是一種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