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對抗焦慮的加減法

一、減法 - 通過分離課題提升專注度

應該說絕大部分技術人都有焦慮感:“程序員35歲危機”、“成長太慢,工作5年了還是大頭兵”、“不小心搞了一個生產故障,感覺待不下去了”、“負責的這塊業務看起來沒前途” 等等。

焦慮,是來自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對自己的不滿意。最近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裏面提到焦慮/自卑往往是沒有做好“課題分離”,我們往往把“別人販賣的焦慮”(PUA、35歲危機),強加到自己的感受中,這種內耗不斷反噬着我們的專注力(原本可以用來真正提升自己)。

所以,對抗焦慮,首先我們要分離好“被販賣的焦慮”這個課題,其次,擺正好姿態,管理好自己的慾望,通過螺旋式的“成長”來改善“自己的不滿意”。

二、加法 - 通過螺旋成長匹配合理慾望

2.1. 讓你的認知和技能匹配你的慾望

成長的本質,是讓你的認知和技能得到螺旋上升,讓你的認知和技能匹配你的慾望,慾望是來自於對價值感的追求。

價值感是一個非常具有個人主觀色彩的,也跟先天特質相關,你要充分了解你自己的擅長,給自己當下一個合適的定位。架構師不一定適合做TL/CTO,同樣TL/CTO也不單靠解決複雜技術問題上位。

那,怎麼上位?很認可之前老闆說過的一句話:沒有坑,就讓自己先成爲這個蘿蔔,選擇一個你認可的跑道堅持下去,別人沒有做好的事情,你總能夠做好,而且會主動提出更好的方案,當坑出現的時候,你自然就是裏面最好的蘿蔔。

2.2 警惕低水平的勤奮

低水平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被動,和重複。今天我大部分都困在了信息繭房(你享受着頭條抖音10s知識快餐帶來的愉悅感,欲罷不能、你年復一年地,去完成一個個瑣碎的項目),你進入了一個相對熟悉的重複模式,每天重複自己,最怕的是1年的工作經驗,重複10年,俗稱“工具人”、“搬運工”。

正如前面說的,同樣在一個坑裏面,你能夠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不是靠重複的努力和勤奮,需要有對問題有新的認知,和與之匹配的技能。

“如果你手上有個錘子,你看到的永遠都是釘子” – 芒格

反例1:拿錘子去敲釘子

很多人擅長熟悉的領域、過往的經歷去優化,但是卻不會站在問題的源頭、更高的視角去分析問題,這往往會導致片面、和短視。例如測試架構,很多人善於造一個比原來更好的工具(解決更好用的問題),但卻缺乏對要解決問題的本質思考(如何解決覆蓋率,如何提升測試的ROI),那就不會有面向不同分層測試的方法體系。

(不同思考路徑的差別)

反例2:本質的思考,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只有面向本質問題的思考,纔有可能帶來根本性的改變,那麼怎麼才能得到問題的本質呢?其實是要從表象(具象),到抽象(普適原理)不斷穿透的過程。

1)找樹幹:是升維思考,從子節點往上回溯,再從根節點往下遍歷,才能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可能。就如只是找一匹跑的更快的馬,那就不會發明出汽車。

2)找支點:找到核心的關鍵變量,解決它就能夠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不管是做企業、還是做技術,支點是戰略,是解決問題的槓桿。

3)假設和推演:是不斷提出假設和論證的過程,不僅要考慮當下,還要面向未來。

(一個技術資損案例)

(面向本質的思考)

2.3 你需要覺醒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再也不願意被業務摁在地上摩擦,於是你感到困惑、焦慮。作爲有追求的你來說,顯然你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你的知識和技能,已經匹配不了你的目標和慾望。

所以你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擴大自己的視野、獲得晉升的機會、有體面的工作,大到你想搞清楚人生的終極意義,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往哪裏去?的類人生哲學。

三、破局的關鍵能力

很早之前,CEO lucy總結出來對阿里人的三個能力模型(心、腦、體),我認爲歸納非常準確,放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3.1 心力:是指自我反省、自我驅動、獨立思考的能力

許多牛逼的人,一生都在經歷着選擇、走過許多彎路,也對抗着各種失敗和挫折。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在失敗和挫折中,保持樂觀和進取的心態,有人停止了向前,而有人能越挫越勇。“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羅曼羅蘭。認知自我,提升心性,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鍛鍊心力,首先要打開自己的心,保持好奇心,能夠與更多的人交流。不同層級、不同職責崗位都有不同的視角,會有助於形成你更加全面的觀點,從各個角度反思自己。通常善於交流的人,對人對事會有更加全面的認知,不要困在自己的世界裏。

在迷茫的時候,建議多去從價值(客戶價值、個人價值)層面去思考,而不是盯着具體的事情。自我證明、懷疑、患得患失,只會大大消耗你的心力和能量,你被牢牢吸住,沒辦法集中注意力。無論事情大和小,其實都有其價值,把它做到極致,並且得到即時反饋,纔會產生正向的循環。

我們說一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背後的邏輯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你自己定義的,幸福的慾望、崇高的慾望,都會給你帶來無限的力量。冥冥之中,你會往一個方向奔跑,全力以赴,因爲你有強大的目標慾望。跌倒了還能爬起來繼續前行,是因爲你認知到,決定未來的不是過去,也不是他人的評價,而是你自己定義的將來。

所以特別鼓勵同學多去參與一些複雜的、多團隊協作的項目,會極大鍛鍊你的心力。想起18年部門組織的”同心同行、玄奘之路“,很難相信自己四天三夜徒步120公里,”理想、堅持、行動“,每當回顧起來,比起體力,更加鍛鍊的是心力,沒有比這更難的事情,也沒有比這更加高級的快樂。

 

(最挑戰的事情,最高級的快樂)

3.2 腦力:對應的是思考力,和由此形成的專業力

思考力,一方面是邏輯能力,我們說這個人非常聰明,很大程度上是邏輯推理清晰,善於解決一個技術性難題(設計一個算法、排查一個堆棧)。而另外一方面是體系化(結構化)的能力,決定了思考問題是否全面、能否把複雜問題變簡單的能力,比如問題定義、技術規劃、領域抽象、全局架構設計等。所以技術思考力,是技術領域的ZoomIn和ZoomOut的能力,代表着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思考是方法,需要轉化爲專業知識和能力,對技術來說,是在一個技術領域的積累和沉澱,並且有自己的產出或者代表作。論這個人是不是專業,不是空談方法,其實是說這個人落地了哪些爲人知的代表作。

3.3 體力:對應的是行動力,和執行力

引用羅翔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珠穆拉瑪峯和馬裏亞納海溝的距離,而是知道和做到的距離”。

體力不一定代表着使蠻力, 而是有了心、腦的思辨之後的決斷力、自驅力,把想法轉化爲實際的行動,又願意去改變。其次是執行力,是制定策略,堅定執行,拿結果的能力,並通過正負向的反饋,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

懂再多的知識,走再多的路,都不如打一場勝仗來得酣暢淋漓。對於新來的同學,我一般建議他們儘快走到前線,參與到實際的項目,就算頭破血流,成長是最快的。

四、怎麼學習?

4.1 認知自己,比認知知識點更重要

瞭解自己的短板,確定學習的意圖,問題是最好的老師,他會引領你,不要憑一時的興致(如一線技術同學,去學習企業戰略)。其次,多瞭解自己,比如有同學表達能力很差,我並不推薦他去學怎麼演講和辯論,而是訓練最基本的“金字塔原理”、“結構化思維”等底層思考力(想清楚,才能說明白)。又比如有些人,經常玻璃心,承壓能力弱,不一定是執行力差,可能是來自於錯誤的自我認知和評價,那怎麼提升心性就顯得非常重要。

分析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到底是在哪個層次需要提高。碰到過一個同學,非常刻苦努力,急迫地想去提高自己,期待負責更多的領域,但是我給他的建議,是先提高一下“結構化的思考和表達”,因爲不管他做什麼項目,大家都很難跟他溝通,包括自己也缺乏總結和提煉的能力。

元知識:是社會共識的方法和真理,比如XXX原理、XXX法 ,它是跟行業是無關的,通過讀書、經歷都可以習得,可以多讀一些好書,官方的書。

知識點:知識點是非常龐大的,有點像維基百科,跟各行各業有關,不一定是標準,但有一定的啓發。大部分大家看的書籍、刷的短視頻,都是屬於這一類。

隱形知識:是串聯和運用知識點,形成解決某個具體問題的方案,這是不同人之間最大的區別,通常也是很難通過書本學習的,而是要通過大家的啓發->實踐->驗證。

那麼作爲技術人,在不同階段,我們要掌握的知識體系:

(以支付平臺技術爲例)

4.2 學習不是爲了得到資訊,而是要內化爲自己的理解

首先,不要碎片化、短時間的學習,要建立起自己宏觀的知識學習脈絡。信息爆炸的時代,短視頻爲什麼能夠抓住你,因爲10s之內的故事讓你得到了啓發感,但是如果一天被不同的故事啓發10次,你卻總結不出來個一二三。

(比較推薦書籍和專欄,往往需要系統化的組織和構思,邏輯和體系較爲完善。另外推薦經典書籍,代表的是底層元知識,流行和暢銷可以作爲興趣輔助)

其次,在引發你思考、和困頓的時候,學會慢下來,比如一個新的概念、晦澀的邏輯,或者他人給你的一個建議。你的認知、和新的概念會產生衝突,不要憑藉邊界內的經驗給出一個快速的答案,而是要習慣多問幾個爲什麼(5 why法則),直到找到那個最本質的答案。

對晉升來說,可用通過突擊來擴充知識點,而能力卻無法速成,原因是人習慣於快思考,靠經驗內的直覺給答案,是最自然的。晉升的場合,邊界之外的理性思考,是不可能靠短期習得並自然表達出來的。

4.3 舉一反三、教學相長、提升知識的留存率

要想明白一個道理,靠即時的啓發就夠了,而要掌握一門體系化的知識卻是有難度和挑戰的。

原因是,普通人對具象的內容(離經驗最近,有啓發感)天然是容易接納的,而面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天然是厭惡的。舉一反三,是通過聚類、關聯、驗證,提升知識存取的密度,形成一定的膝跳反應,比如一萬小時定律。而以教爲學,通過結構化的準備和表達輸出,過程中的正負反饋,來進一步強化你的知識存儲。

作者 | 陸劍

點擊立即免費試用雲產品 開啓雲上實踐之旅!

原文鏈接

本文爲阿里雲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