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連嶽摘抄

23:59

當人與自己真正的需求脫節時,所有的一切必然成爲一場戰鬥。

                                                                                                  ——阿爾諾·格魯恩

你40多歲,在上海有房有錢有閒,自我實現得不錯。自己雖然還沒有成家,但從大家庭的角度來看,你並不孤單:父母健在,弟弟成家,估計你也有一個或幾個子侄,有老有小,熱熱鬧鬧。只要你不是那種刻意疏遠冷落家人的人,家庭的溫暖,你一點也不會缺。多回家,多走動,多關心晚輩,你有很多人愛。父母70多了,帶着他們到處租房住,並不現實。偶爾旅遊是享受,天天旅遊近似於無家可歸。人上了年紀,最需要的不再是新鮮景觀的刺激,而是熟悉的、可信任的人文環境,也就是生活在家人中、在老朋友中、在老街坊鄰居中、在自己家的老器物中,甚至一輩子的老對頭都能提供一點情緒價值。所以,老人家尤其需要自己的家。租房住會讓他們恐慌。再說了,房東也不會願意租房給老年人。人終究需要自己的房子,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屬於自己的家,簡陋得如狗窩,也能讓人心安。年輕時,以爲自己永遠年輕,如果又有一點錢,就會狂妄傲慢,以爲什麼都買得到,永遠享受生活。可是人會老的,錢能買到也有限,溫暖、愛、依賴、信任、惦記、想起你就微笑就心痛,這些人與人最珍貴的紐帶,都買不到,可你的老父母能天天給,家裏的小朋友能海量給。當你覺得孤單時,就多回家,回家了心就會暖和起來。斷舍離是個僞命題,有生活的家庭,難免有雜亂,尤其是有孩子,他的裝備隨處都在。要了解人生,和日常生活,和人間煙火,反而要不斷、不捨、不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