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線框圖和原型的區別及設計工具的選擇

線框圖並非是原型,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也可能會將兩者混爲一談。實際上,兩者的差別還是非常多且明顯的,那麼就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分辨清楚這倆概念,一勞永逸。 線框圖 線框圖是產品設計的低保真呈現方式。它有三個簡單直接而明確的目標:

原创 線框圖、原型和視覺稿的區別

兩三年以前,我發現很多搞信息技術的朋友們(非設計師)交付設計時,用着上面列出的詞彙。他們以爲線框圖 (Wireframe)、原型 (Prototype)和視覺稿(Mockup)是一個東西:表達自己創意的線框手繪設計稿。 混淆概念便帶來

原创 如何設計出一個好界面

有時候常常有一種困惑,尤其是大面積或者頻道改版時,往往憑意識在設計頁面,一是因爲要設計的頁面太多了,二是知道了需要哪些功能放哪些模塊,但對於側重卻把握不好。 當你在設計內頁時,會感到特別的無助和迷茫。一張列表頁,我什麼位置該放什麼內容

原创 UED設計流程及方法

“用戶體驗設計”無疑是這兩年互聯網行業最炙手可熱的話題,而從我們成都UCD書友會火爆的現場來看,也的確如此。那麼“用戶體驗設計”爲什麼會如此火爆呢?這需要從互聯網的Web2.0革命說起。 這場革命,代表了互聯網應用關注焦點的變遷,從以

原创 馬雲臺大演講:這世界觀點很多 請堅持自己思考

2015年3月3日下午,馬雲赴臺大做專場演講,並與大學生代表座談。開場前還有近2個小時,場外已排起等待長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等臺灣商界大佬也專程趕赴現場聆聽。   現場報名相當爆表,瞬間即達5000餘人,一度造成系統宕機。而現場僅

原创 線框圖:UED和PD對於線框圖不同的定位

應幾位PD的需求,他們也要學習如何設計線框圖,所以想更加高效進行入門。 在場的有UED,有PD,我發現,對於兩者都要畫線框圖,引發了一些討論,這也是我事先預想到可能會引發爭議的部分。 其中有個PD講,有一次,老闆是要求她來畫線框圖

原创 線框圖:那些必要的理論和前提

這是一篇老生常談的問題,所以若有人已經瞭解,請自動忽略好了。這也是在一次和PD的交流培訓會上再次提出的老問題:究竟線框圖爲什麼要畫,以及如何畫。 至於線框圖爲什麼要畫,就不在這裏聱述了。相信已經有很多人寫過類似的文章,當然,如果你還有

原创 小技術:原型設計圖片素材尋找方法

畫圖——這項古老而精細的做法,是一代代產品狗們得以傳承的立足之本。草圖、線框圖、思維導圖、PPT插圖、數據彙報圖表、低/高保真原型圖,甚至UI視覺圖……真是一圖未完一圖又起。而工作時間越久,就越發現其中的奧妙:好的東西,總是最後幾乎一樣

原创 線框圖——爲線框圖多留點時間

線框圖是交互設計師必不可少的產出物,它在交互設計師的工作中扮演瞭如此重要的角色,以至於交互設計師經常被認爲是個畫線框圖的,但是無論是設計師本人還是項目組成員,對於線框圖存在的意義未必有足夠的認識。 項目爲何需要線框圖? 爲什麼不縮短週

原创 關於交互Demo設計的6條建議

爲方便產品經理、設計師、開發及項目相關人員能夠看到直觀的效果,進行更有效的溝通;提供直觀的產品設想,說明用戶將如何與產品進行交互,在交互設計的過程中一定會產出各種各樣的產出物,如流程圖、思維圖、紙上的草稿、甚至高保真演示稿。 這裏簡單

原创 產品經理面試會被問到什麼?

年後的這段時間一直是跳槽的高峯期,有離職的就有招聘的,所以也是招聘的旺季。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找工作的經歷,最近跟幾個正在找工作的朋友聊天瞭解了一下大家找工作的一些情況,在這裏就根據自身和了解的情況說一下產品人員在面試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幾種問

原创 Web前端開發推薦閱讀書籍-精華

    學校裏沒有前端的課程,那如何學習JavaScript,又如何使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前端工程師呢? 讀書吧~相對於在網上學習,在項目中學習和跟着有經驗的同事學習,書中有着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每讀一本好書都會帶來一次全面的提高。而如果深

原创 時間的黑洞,我們的時間管理

設計師內心都有着某種“匠人情節”,他們喜愛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時間,期待有個無人打擾可以沉浸自己愛好的木屋或是在某個海邊拿本書放空…..但是仔細想想我們懷揣的這些夢想如今完成了幾樣?(就像首歌唱得一樣傷感)爲什麼事情那麼多,總是做不完?明

原创 寫給產品新人們的話:走自己喜歡的路

我自認爲不是一個懶惰的人,相信熱愛產品工作的人都是勤勞的。所以即使有了穩定的生活,還是有自己的產品追求。如果有人問我做產品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就我目前水平的認知,我認爲我做產品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產品當孩子看待,他的成長及變化能帶給我

原创 產品早期的原型設計與用戶測試

產品在原型階段的設計與測試工作,是決定一款移動應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提到原型設計和用戶測試,人們往往容易產生厭倦與迴避的感覺。這也不奇怪,在很多實際項目中,這方面的工作似乎就是“隨意性強”,“耗時”,“高成本”一類的代名詞。 不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