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torage manager

上一篇寫了些關於SD Driver的東西,在卡被系統識別到之後最後會加載文件系統。這部分工作是由CE下的Storage Manager來完成的,在系統啓動時會加載Filesys.exe,這個會提供Storager Manager的功能。在

原创 arm的存儲管理單元MMU [轉]

 文章出處:http://bluefish.blog.51cto.com   MMU提供的一個關鍵服務是,能使各個任務作爲獨立的程序在其自己的私有存儲空間運行.地址轉換過程允許運行的多個程序使用相同的虛擬地址,而各自存儲在物理存儲器的不同

原创 PB5.0 features/sysgen參數和ceconfig.h中宏定義的對應關係

使用PB建立一個wince image之前先要建立一個workspace來控制除OEM BSP之外的所有的image的屬性,包括的內容等等。這些內容主要是通過PB的catalog來管理的,通過PB的viewàcatalog打開的視窗,我們

原创 對WINCE中各種音量設置一點見解(轉)

Walzer聲明:此文爲我同事所寫, 文中參考引用了norains的<WinCE系統音量的設置>一文, 文中的CReg.h則出自微軟WINCE500/PUBLIC下的公開代碼. 網友若對文中一些技術細節有疑問, 可以移步到norains博

原创 基於Windows CE的註冊表在線修改及保存

作者:蒙洋,華清遠見嵌入式學院講師。 引言: Windows CE作爲一種嵌入式的操作系統,已經有了10多年的歷史,從最早的1.0版本到如今的最新的6.0版本。Windows CE已經在嵌入式操作系統領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還派生出

原创 ce.bib and Reginit.ini時怎麼生成的——轉載

在WINCE中,reg文件和bib文件是兩種重要的文件,它影響了整個的CE系統。在解析的過程中,原始的Common.bib, Config.bib, Project.bib, Platform.bib等文件會合成爲ce.bib,而原始的C

原创 如何修改點擊觸摸屏的默認聲音(轉)

如何修改點擊觸摸屏的默認聲音  前面有做一個操作系統爲WinCE5.0的嵌入式設備,臨到發佈階段版本了,突然來了個新需求(一直痛恨隨意變更和拍腦袋式樣的軟件需求,但是顧客是上帝,沒有辦法),要求更改點擊觸摸屏的聲音(還要怪微軟默認的

原创 WinCE內核裁減(中文字體)及字庫和內核的分離(轉)

每次定製中文系統時,NK總是比英文大10M左右,啓動時在bootloader中將內核Copy到內存時也花時間,同時也佔用了很多內存,留給系統和應用的內存就少了10M左右,真是浪費呀,看到都心痛!本人研究了一下,同時也參考了網上的資料,現總

原创 silverlight技術

牛人介紹的silverlight技術 ttp://www.cnblogs.com/wangkewei/archive/2009/08/20/1550263.html

原创 系統事件通知 定時器事件通知 用戶通知(轉)

1 引言    以Windows CE 爲操作系統的掌上電腦(如PocketPC或HPC),除具備PC的功能外,還具備很強的自身控制能力。Windows CE API超越微軟其他操作系統的 API的一個方面是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通知接口(

原创 電源管理(續)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nbcool/archive/2005/03/30/333739.aspx 電源管理    Windows CE是典型的使用電池供電的系統。這使得正確操作系統

原创 ov3640

在OMAP上增加320W的ov3640攝像頭,之前沒弄過心裏沒底,乘着硬件板子還沒出來在2442上調試了ov9650,圖像等都出來了纔開始做ov3640,也參照了Linux的3640代碼。弄了很有一陣子,總結下走過的彎路。 1、確保硬件連

原创 Windows網絡體系結構總結(轉)

在介紹Windows網絡體系架構之前,我首先介紹一下Windows中的兩個重要編程規範——TDI,NDIS.,然後再介紹網絡體系的架構。TDI,Transport Driver Interface,傳輸驅動程序接口。/Windows/Sy

原创 WinCE OAL中的電源管理函數(轉)

WinCE OAL中的電源管理函數 在WinCE OAL中的電源管理主要由OEMIdle和OEMPowerOff兩個函數實現。應該說OEMIdle實現的是處理器級的電源管理,而OEMPowerOff實現的是板級的電源管理。 在WinCE

原创 如何從零開始開發一款嵌入式產品

如何從零開始開發一款嵌入式產品         首先,如果你有幸看到這篇文章,千萬不要試圖在2個小時內閱讀完,就算你2個小時閱讀完,我相信你也不會理解裏面講解的精華之處,我相信,你應該將此文章,慢慢品嚐,這絕對是一篇需要品嚐2~3天,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