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CRM淪爲業務處理軟件怎麼辦

 由於分析型CRM是基於提供一個洞察瞭解數據的目的,如果缺乏相關的源數據資料,分析功能幾乎是毫無用處的技術。             黃穎是豐澤公司的CIO,豐澤公司正在應用CRM系統。但說起CRM應用的曲折經歷,黃穎卻是感慨萬千。  

原创 一瞥

聽說,屠宰場一頭要被殺的豬突然開口說話了:“07年我貴,08年米貴,09年的房子沒人睡。”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至少說明你的背後還有陽光2010中國年輕人的10句新年祈禱:1、房價跌跌跌。2、加薪多多多。3、貧富縮縮縮。4、物價低低

原创 CRM系統模型研究與實現

http://e.chinabyte.com/322/2275322_1.shtml      CRM要從工程數據讀取產生訂單BOM所需的標準產品BOM,以及最終產品等數據。銷售提貨時要向倉庫管理寫入已佔用量信息,並在應收管理產生應收單

原创 獲得一個表中的所有列名和列數

在一次的開發過程中,因需要要知道某張表下到底有多少個列名。故得知在MSSQL裏有一個系統表可以查出指定表的所有列。代碼如下: 已知表名的情況下,查出表的字段及列數:select *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obj

原创 怎麼做需求分析

       如果將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歸結爲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這種簡化的做法往往是導致項目後期層出不窮問題的罪魁禍首。建議採用以下步驟形成軟件需求:獲取用戶需求→分析用戶需求→編寫需求文檔→評審需求文檔→管理需求。下面我們先來討論前兩個

原创 ERP SAP 全球第二軟件公司

ERP是企業資源計劃,SAP出品ERP軟件,you know? ......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的簡寫。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爲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

原创 UML 基礎: 統一建模語言簡介

    回顧20世紀晚期--準確地說是1997年,OMG組織(Object Management Group對象管理組織)發佈了統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UML的目標之一就是爲開發團隊提

原创 從程序員到測試工程師(轉貼)

這篇是2002年底《程序員》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雖然時間早了點,但值得一看。------------前言:軟件測試一門非常嶄新的學科,目前研究的內容還很不深入,仍然處於嬰兒階段。軟件測試需要什麼樣的專業基礎還沒有定論,而且目前還沒有一種很好

原创 說話的藝術

   有時一句話,能博得衆人的同情或好感,同樣一句話,也能受到衆人的遣責和反感。這就是說話技巧問題。當然,許霆說的話並不是技巧問題,他那是謊話。謊話都編不圓,他是傻,傻得天真,更談不上技巧和藝術。         講話要三思,要有技巧和藝

原创 MDI子窗體ICON顯示問題

在vs2005多文檔設計過程中,被一個小問題給犯難了--MDI子窗體顯示最大化後主窗體菜單欄左上角的圖標顯示不正常。一般情況下,只要設置Form的Icon屬性就可以了,但在VS2005 .net設計中確不這樣。      創建新工程後,新

原创 統一建模語言UML基礎專題之類圖和對象圖

    類圖表示不同的實體(人、事物和數據)如何彼此相關,顯示了系統的靜態結構。類圖可用於表示邏輯類,邏輯類通常就是業務人員所談及的事物種類,比如搖滾樂隊、CD、廣播劇,或者貸款、住房抵押、汽車信貸及利率的抽象描述。類圖還可用於表示實現類

原创 跨服務器遠程鏈接 sql

select * from OPENDATASOURCE('SQLOLEDB','DATA SOURCE=172.16.0.10;USER ID=sa;password=123456').pydemonewcrm.dbo.t_contra

原创 微博,不得不佩服

【才生財,財相才,才財相生;福求富,富共福,福富共求。橫批:財才富福】自己有才就能生財,投資人才就能生財,生財就 可大富,大富還求大福。正是以吾所呼籲之風險投人開局。衆博友智慧的結晶,我們玩得很HIGH! 誰還能想出更好的對聯,再寫下 面

原创 ERP入門

 ERP軟件學習方式方法初探      陳鎮和 2007/09/30   爲什麼想起寫這個題目哪?其實這個問題很久就想寫了,記得2005年時候,公司新招的二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專業是經濟管理,一個是會計,東北大區培訓後公司讓我選擇了一位

原创 需求分析師面試 思路

1.需求調研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從各種渠道瞭解客戶所在行業的行業信息; 向和對方有過業務接觸的同事瞭解對方的信息如現哪些系統和業務流程、對方的管理組織結構是怎樣的; 是否可以蒐集到對方的一些文字情信息如業務單據、管理規範等。 通過對以上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