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KMP算法(研究總結,字符串)

注:本文轉載http://www.cnblogs.com/SYCstudio/p/7194315.html#commentform   目錄   引入 KMP算法 KMP算法的難理解之處與本文敘述的約定 F數組的應用 F數組的求解 代碼

原创 FPGA高速接口設計之SpaceWire——DS解碼設計

目錄 1、DS信號採樣 2、DS時鐘恢復方案 2.1 傳統的採樣方案 2.2 延拓的DS採樣方案 1、DS信號採樣 DS 編碼機制已經說明,可以對接收 Data 和 Strobe 信號進行異或來恢復出原來的時鐘信息。但是由於輸入的數據有抖

原创 AURORA核多通道綁定使用注意事項

  正文 在Aurora片間接口的調試中,一共需要用到兩片FPGA,爲達到速率的要求,所以Aurora需要採用主從雙核,雙通道綁定的工作模式,一共需要四個GTX(一個GTX 支持4Gbps的速率,一個Aurora核使用兩個GTX,所以本例

原创 FPGA高速接口設計之SpaceWire——發送模塊

目錄   一、發送模塊概述 二、發送模塊功能 三、發送模塊功能框圖: 四、流控機制 一、發送模塊概述     發送器使用DS編碼技術對數據進行編碼發送兩路數據。它接收主機的N-Char並向外傳輸。在不要求發送時間碼,FCT或者N-Char

原创 Aurora核使用中tx_dst_rdy信號拉低問題(續)

前言 距離上次更新Aurora核中tx_dst_rdy信號拉低問題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由於最近手頭事情較多,一直沒有更新過這一塊的東西。 上次說到採用“將Aurora核輸出的時鐘,人爲進行1ns的延遲,然後用延遲之後的時鐘再去進行數據的

原创 ARM處理器內核列表

來源:維基百科 家族 架構 內核 特色 快取 (I/D)/MMU 常規 MIPS 於 MHz 應用 ARM1 ARMv1 ARM1   無     ARM2 ARMv2 ARM2 Architecture 2 加入了M

原创 FPGA高速接口設計之SpaceWire——總線協議概述

目錄 一、SpaceWire總線協議概述 1、物理層 2、信號層 2.1 低電壓差分信號(LVDS)技術 2.2 數據-濾波(DS)編碼技術 3. 字符層 3.1 控制字符 3.2 數據字符 3.3 時間接口 4 交換層 4.1 概述 4

原创 Aurora核使用中tx_dst_rdy信號拉低問題

目錄   前言 問題分析 解決方案 後記 前言 最近在使用Aurora核進行數據傳輸時遇到了如下問題: 1、Aurora核輸出的tx_dst_rdy信號會不定時的拉低,拉低之後不定時進行恢復。tx_dst_rdy信號拉低後,Aurora將

原创 機器學習(三)——決策樹(decision tree)算法介紹

0.機器學習中分類和預測算法的評估標準     準確率     速度     強壯性     可規模性     可解釋性 1、什麼是決策樹/判定樹(decision tree)?     判定樹是一個類似於流程圖的樹結

原创 初涉USB,初學者USB入門總結(2) 設備固件程序

爲了更好的說明整個USB啓動過程,我們可以用串口實時的跟蹤各個USB中斷。不過這裏先不用串口進行測試,只是簡單的用一組變量記錄過程。測試程序如下(以下會有程序的說明):    uchar test[100];//100長度的變量,記

原创 機器學習(一)

1、概念:多領域交叉學科,涉及概率論、統計學、逼近論、凸分析、算法複雜度等多門學科。專門研究計算機怎樣模擬學習行爲,以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結構使之不斷改善自身的性能。 2、學科定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

原创 SVM算法基礎

版權聲明:     本文由LeftNotEasy發佈於http://leftnoteasy.cnblogs.com, 本文可以被全部的轉載或者部分使用,但請註明出處,如果有問題,請聯繫[email protected]。也可以加

原创 INNO SETUP 自動安裝msi文件

在自己做項目的時候,遇到一個需要打包的程序。該程序需要用到WinGraphviz插件。在項目中,所用到的插件是以msi文件安裝成功的,因此將程序打包之後,移植到另外一臺電腦是,需要自己手動安裝該msi插件。如何實現在安裝程序的時候,自動

原创 WPF學習之事件(一)

就像屬性系統在WPF中得到升級、進化爲依賴屬性一樣,事件系統在WPF中也被升級,從而進化成爲——路由事件(Routed Event),並在其基礎上衍生出命令傳遞機制。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這些新消息機制的風采吧!   1、近觀WPF的樹形結構

原创 初涉USB,初學者USB入門總結(1)枚舉

一,概述 現在很多的主控上都帶有USB的功能,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方面應用還是比較棘手,因爲usb的不但固件程序需要編寫,PC端的驅動也要編寫,而且驅動寫好了還要寫個上位機才能看出效果。這樣調試起來十分困難,建議從USB的鍵盤,鼠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