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Java學習日常——泛型

附上思維導圖。這篇博客主要講了如下知識點。 看完了《Thinking in Java》的第十五章泛型,着實被震了一驚。看之前以爲泛型就是泛型,看完之後卻發現Java的泛型是通過編譯時的擦除在繼承和多態的基礎上實現的。 因爲擦除的緣故,

原创 Java學習日常——運行時類型信息和反射

附上思維導圖。這篇博客雖然不是完全按照這份思維導圖寫的,但是主要講了以下的知識點。 在《Thinking in Java》的第十四章類型信息中,提到了運行時類型鑑別(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 RTTI

原创 Git的點點滴滴,結合了部分Android Studio自帶的版本控制功能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blog.csdn.net/sxh951026/article/details/77200003 本篇文章已授權微信公衆號 guolin_blog (郭霖)獨家發佈 因爲最近有學弟請教Git的知識,在教的

原创 RFC1341(MIME): 7 The Multipart Content-Type英譯中

7.2 The Multipart Content-Type In the case of multiple part messages, in which one or more different sets of data are c

原创 HTTP中緩存的使用期計算(Age Calculation)

最近在學習HTTP協議中的緩存機制,看到使用期計算時,真的是被《HTTP權威指南》給繞暈了,之後查看了RFC文檔中的Age Calculation部分和其他一些資料,整理如下。 一. Age首部字段介紹 當一份Response M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