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pring IOC和DI總結。

1. 關於Spring 使用純註解方式完成IoC,下邊的博文寫的很好 https://www.cnblogs.com/-beyond/p/10479417.html 2. spring創建bean的三種方式:構造函數的方式(下邊提到的方式

原创 springboot在idea中支持熱部署的配置

https://www.cnblogs.com/weizhxa/p/10937542.html

原创 spring @RequestMapping 用法

@RequestMapping 是 Spring Web 應用程序中最常被用到的註解之一。這個註解會將 HTTP 請求映射到 MVC 和 REST 控制器的處理方法上。 在這篇文章中,你將會看到 @RequestMapping 註解在被用

原创 mybatis中的resultType

resultType是sql映射文件中定義返回值類型,返回值有基本類型,自定義對象類型,Map類型等。現總結一下再解釋 總結: resultType: 1. 基本類型  :resultType=基本類型,真正返回的可以是單個基本類型,也可

原创 pom.xml的artifactId 被不小心修改導致spring boot啓動不讀取application.properties

用idea,springboot 開發一個多module的項目時,不小心手誤修改了一個module的artifactId 中的值,啓動該module時,application.properties始終不讀取。 後來將module的arti

原创 spring boot創建bean的六種方式

https://www.cnblogs.com/lgjlife/p/11060570.html

原创 深入理解Java中的Checked和Unchecked異常

1. checked和unchecked異常基本概念 具體見下邊的文檔。 https://www.javatpoint.com/exception-handling-in-java 異常分爲兩大類,Exception和Error(這裏將E

原创 JS中變量名作爲if條件的 true/flase

JS中變量名作爲if條件的 true/flase 在Javascript中,可以直接將變量名放到if條件中, var a;//甚至不定義 if (a){ //... }   以下情況被認爲是flase   1.''空的字符串

原创 jquery選擇器返回值

jquery選擇器$('selector')返回的不是數組,而是封裝好的jquery對象。但這個對象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查詢到的節點被以下標爲屬性,添加到了jquery對象上,所以它看起來像數組,因爲它存在一些屬性是數字; 比如如下的代

原创 ElasticSearch API RESTful 風格和web開發中RESTful風格對比

正常RESTful風格的應用支持以下四種HTTP操作: GET: 查詢 POST: 新增。 PUT: 修改。 DELETE: 刪除  其中PUT和DELETE,天生滿足冪等性。而POST本身是非冪等的,如果要滿足冪等性,比如防止客戶在頁面

原创 Mybatis #和$獲取參數值的區別以及@param的使用場景

Mybatis 中$與#的區別 1 #是將傳入的值當做字符串的形式,eg:select id,name,age from student where id =#{id},當前端把id值1,傳入到後臺的時候,就相當於 select id,n

原创 spring 的@componentscan, @import, @configuration的個人理解

spring的註解非常多,各種註解可以非常靈活的組合到一起,從而方便的實現各種各樣的功能。 @configuration: 這個註解用來代替spring容器的xml配置文件。具體就是配置文件中的<beans>標籤。被@configurat

原创 js對象的屬性訪問

對象的屬性和方法統稱爲對象的成員。 訪問對象的屬性 在JavaScript中,可以使用“ . ”和“ [ ] ”來訪問對象的屬性。 二者區別:“ . ”表示法一般作爲靜態對象使用時來存取屬性。而“[ ]”表示法在動態存取屬性時就非常有用。

原创 JMM happens-before原則個人理解

所謂的happens-before原則就是在多線程環境下,比如線程A和線程B,線程A從時間上先執行了一個action1,線程B後 執行了一個action2, 如果要求線程A執行的action1的結果對線程B執行action2的結果可見,就

原创 Elasticsearch filter和query的不同

https://blog.csdn.net/laoyang360/article/details/80468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