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VS2017 報錯pthread.h頭文件提示無法打開找不到

1、打開VisualStudio2017面板中的項目(Project) 2、-管理NuGet程序包(Manager Nuget Package ) 3、-打開瀏覽(Browse)一欄, 4、在搜索欄搜索pthread, 5、安裝(inst

原创 VS2017 報錯;C2440:無法從“const char [14]”轉換爲“char *”

解決辦法: 如果確實可以,那在char前面加const即可。 如果不能,則必須改成string格式。 理由微軟給的如下解釋:

原创 VS2017報錯頭文件unistd.h

#include <unistd.h>   符號常量 是POSIX標準定義的unix類系統定義符號常量的頭文件,包含了許多UNIX系統服務的函數原型,例如read函數、write函數和getpid函數 unistd.h在unix中

原创 在Qt在GUI程序裏顯示控制檯界面

在GUI程序裏有時我們想簡單的打印些信息來進行測試,然而因爲不是控制檯程序,所以不能直接通過控制檯輸出,要實現這點就要做一下兩點: 1:在.pro文件中加入一句: CONFIG+= console 2:在運行設置裏勾選在終端運行的選項 注

原创 VS2017 報錯該文件包含不能在當前代碼頁(936)中表示的字符。請將該文件保存爲 Unicode 格式以防止數據丟失

尤其代碼是從linux平臺複製過來: 報錯如圖: 更有甚者基本函數都報錯: 當下檢查發現if else break case等基本函數並無問題時,報錯行數明顯不一致等一定要注意文檔編碼格式, 最簡單的辦法是用notepad++,逐個將

原创 VS2017 按ctrl+f5執行程序窗口依然一閃而過的問題(圖文)

或許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在使用VS編寫完屬於自己的第一個Hello World程序後,執行程序時窗口卻一閃而過...... 原因可能是你在執行程序時按鍵成f5,而在調試一欄寫得很清楚,f5是開始調試的指令,ctrl+f5纔是開始執行(不調試

原创 chrome70 以上安裝谷歌訪問助手

1、百度Google助手插件下載, 2、準備安裝文件 2.1、將解壓後XXXX.crx後綴crx修改爲zip或rar 2.2、然後解壓 3、安裝插件 3.1、打開Google瀏覽器 3.2、進入設置頁面-》選擇擴展小程序-》 3.3、打開

原创 vs2017報錯 popen pclose

_popen, _wpopen、_pclose這是C運行庫(當然 popen函數爲Linux C),所以只要加下劃線就可以使用了。

原创 Visual Studio 2017 圖文安裝流程

1、Visual Studio 2017微軟官網 https://visualstudio.microsoft.com/zh-hans/downloads/ 2、點免費試用,自動下載以下安裝包,雙擊打開; 3、按圖所選擇打勾並更改安裝

原创 visual studio 2017插件安裝qt

1、工具,擴展和更新 2、選擇:聯機,搜索關鍵字“Qt”,看好版本,點安裝。 3、安裝後,重新啓動 VS2017,在菜單欄上就會看到“Qt VS Tools”菜單項: 4、開始配置QT插件(不然無法使用) 選擇:Qt VS Tool

原创 記一次iphone更換電池難一取下解決辦法

幫朋友第一更換iphone的電池,抱着android手機用電池鏟解決的思路,在iphone的嚴苛工藝下,毫無用處,電池紋絲不動。 前面略過…… 如圖在紅圈內,有兩個標籤,切記用手亂拽,不然掉了就尷尬了,最正確的做法是: 用鑷子找到一

原创 關於USBOS V3.0 teamviewer13打開無反應的問題

usbos是“C大”的作品,幾乎是功能最全的pe工具,包含聯網、teamviewer等一系列幾乎全是最新的工具,且絕對純淨無廣告。 在增強版/擴展/teamviewer.exe 該目錄下有一個13版本的teamviewer,即點即用,方便

原创 聯想壁紙大賽——花卉與蝴蝶

2005年聯想舉辦了一屆壁紙設計大賽,有一幅圖脫穎而出,成了最佳原創獎,而後聯想將其預裝臺式機自帶的桌面中。如今過去整整13年了昔日的作者早已不知何處,這副壁紙也早已不復存在,聯想logo已變,分辨率在如今屏幕上過於噪點。然而正是這幅圖是

原创 聯想電腦的一鍵換機軟件——"樂換機"

聯想10月31日發佈了air13,同時也說明了聯想電腦的一鍵換機軟件——"樂換機"。 簡單的說明,兩臺電腦各自安裝該軟件,登錄同一個賬戶,可在局域網下,遷移軟件配置、文檔、桌面設置等一系列舊機的配置,而不是重新安裝。 鏈接:https:

原创 科技之巔 前言

從石器時代到數字時代 人類發展經歷了漫長時期。最重要的進化,是學會使用工具,有了“技術”。 沒有工具,人類就是一個脆弱的物種,沒有任何人可以手無寸鐵地面對自然。技術伴隨人類成長,從野蠻走向文明。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技術史。 幾十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