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wifi擴頻相關知識

wifi調製時一般都說11b是cck調製,11g是OFDM。但實際上wifi有DBPSK,DQPSK,CCK,BPSK,QPSK,16QAM,64Q

原创 wlan之802.11n原理解析

1.1  802.11n標準發展歷程 IEEE 802.11工作組意識到支持高吞吐將是WLAN技術發展歷程的關鍵點,基於IEEE HTSG (High Throughput Study Group)前期的技術工作,於2003年成立了T

原创 void main()和int main()

最近在論壇上看到有不少網友的程序中,main函數都寫成void main(),而不是int main()。那麼,到底哪個是正確的,或至少是推薦使用的呢?這篇文章本來是自己想寫的,但有些概念不是很清楚,於是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了moon網

原创 wlan之11n速率計算

802.11n採用了MIMO多天線技術,當存在兩根天線(即假如是2X2時),在每種帶寬下它存在16種速率(記爲MCS0-MCS15,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當有3根或者4根天線都同時能夠發射數

原创 wifi驅動的通用的軟件架構

1. 分爲兩部分,上面爲主機端驅動,下面是我們之前所說的firmware 2. 其中固件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因爲天線接受和發送回來的都是802.11幀

原创 DHCP交互

以下是最常見的DHCP交互過程,共四步: 1.DHCP DISCOVER 客戶端在向內網中的DHCP服務器請求進行DHCP交互 2. DHCP OFFER DHCP服務器對客戶端的請求進行迴應,在迴應之前,DHCP會先對將要進行分配的

原创 exit、return、_exit函數的區別

_exit: 直接使進程終止運行,清除其使用的內存空間,並銷燬其在內核中的各種數據結構。exit() 關閉所有文件,終止正在執行的進程。                             從圖中可以看出, _exit 函數的

原创 DHCP之數據包

1.DHCP共有八種報文,不同報文之間的區別除了DHCP數據包本身之外,在封包上(UDP頭,IP頭、鏈路層頭)也有一些差別 1)DHCP Discover DHCP客戶端請求地址時,並不知道DHCP服務器

原创 linux core

http://www.cnblogs.com/dongzhiquan/archive/2012/01/20/2328355.html

原创 ARP

簡介  1. 什麼是ARP?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是個地址解析協議。 根據IP地址獲取物理地址,是TCP/IP族的一個協議  2. 爲什麼要有ARP? OSI 模式把網絡工作分爲七層,各層之

原创 DHCP之簡介

1. DHCP簡介 DHCP 是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之縮寫。它的前身是BOOTP。DHCP 可以說是BOOTP的增強版本﹐ 它分爲兩個部份(C/S架構): 一個是服器端,而另一個是客戶端

原创 MAC地址和組播地址的轉換

就以太網而言,IP組播幀都使用以0x0100.5Exx.xxxx的24位前綴開始MAC層地址。剩下24位地址由於某些原因只有這些MAC地址的一一部分(即後23位)可以被IP組播使用。因剩下的MAC地址空間的23位作爲第3層IP組播地址進入

原创 DHCP其他

1.DHCP SERVER給終端的響應報文是廣播還是單播,一般都是廣播形式: 這個是由DHCP DISCOVER數據包中相關的標誌位決定。見DHCP之數據包 2.discover包爲啥是廣播形式 當終端發出DHCP請求報文,它並不知道

原创 arm linux kernel 從入口到start_kernel 的代碼分析

Linux系統啓動過程分析(主要是加載內核前的動作) 經過對Linux系統有了一定了解和熟悉後,想對其更深層次的東西做進一步探究。這當中就包括系統的啓動流程、文件系統的組成結構、基於動態庫和靜態庫的程序在執行時的異同、協議棧的架構

原创 gettimeofday()函數的使用方法

轉自:http://blog.csdn.net/zuihoudebingwen/article/details/16843727 gettimeofday取毫秒的溢出問題 轉自:http://wuzhiwei.net/one_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