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Ubuntu進入字符模式的方法

在Fedora時代,開機進入字符模式需要改inittab或者添加single-user內核參數.到我終於轉到Ubuntu的時候,原來那一套卻不適用了.Ubuntu採用新的upstart替代init,箇中機理,早已失去了研究的慾望.前一段時

原创 superblock的blocksize

塊設備硬件操作數據的最小單位一般稱爲sector size,文件系統管理數據的最小單位則稱爲block size。我總有種‘曾經兩者都常是512 byte’的感覺,不知何故。 在內核代碼裏,blocksize出現在與塊設備相關的結構體裏

原创 獲取Linux單個源碼文件的最新版

公司的打印機在Linux下格外不好使。之前折騰了我好久才裝上驅動,各種設置又麻煩,又不知道怎麼選中一個好看的字體,每次想把代碼打出來看時,都會切換到Windows。用Windows打印源碼太簡單了,直接用記事本打開,打印,邊距字體都好好的

原创 在電紙書裏看代碼的嘗試

想在電紙書上看代碼。首先要把所有的C文件轉成txt文件,不然電紙書識別不了;最好還要保持目錄結構。這種文件間的sync需求已經遇到好幾次了,以前似乎看過有專門處理這個的工具。這次還是自己來吧。 處理方式首先就想到了遞歸,看過SICP後,

原创 南北橋名字的由來

最近,工作上的事情毫無進展,日子一天天過去而沒有覺得學到什麼東西,這種狀態委實很難受.於是,業餘時間着手看一些PCI相關的東西. 雖然現在不做驅動了,過去的經歷還是讓我對此部分頗爲留意.驅動雖說是操作系統最外圍淺薄的一部分,也是十分有份

原创 兩個kernel.org國內鏡像

在家裏訪問kernel.org巨慢,好在不用git clone整個倉庫,只是下載最新代碼包而已,即使如此,近百M的東西用幾十K的速度下也太蛋疼了。 kernel.org在國內的鏡像似乎不多,到sohu和163上看了下,沒有kernel.

原创 「VIM」 quichfix中跳轉到下一個結果

不是tn而是cn,以前居然沒意識到。在VIM中用grep便是如此。把tn映射到Ctrl-n,cn映射到Ctrl-m,用起來很順手。以後用VIM搜索代碼方便多了。

原创 gcc查找頭文件的規則

見:http://gcc.gnu.org/onlinedocs/cpp/Search-Path.html /usr/local/include libdir/gcc/target/version/include

原创 64bit PowerPC Linux內存初始化

start_here_multiplatform (asm)    .early_setup        early_init_devtree           early_init_dt_scan_memory_ppc       

原创 在線生成fstab

http://epistel.no/fstab/ 需要手動編輯的東西真麻煩。

原创 Ubuntu裏禁止自動打開文件夾

運行xfstest時,ubuntu在檢測到掛載動作後會自動打開掛載點,某些測試項會因爲ebusy失敗。 來自askubuntu的解決方案: Turns out, it is. You will need dconf-editor 

原创 將Vim的內容送至外部分命令

Vim與外部命令的交互方式有:     -- 讀取外部分命令輸出,如:r !ls     -- filter選中內容,如:'<,'> !sort 有時,只想把選中內容送至外部命令但不替換選中內容,如想把一封郵件裏的內容送至剪切板:  

原创 交叉編譯工具鏈

GCC還好說,make all-host很順利,工具都編出來了,但all-target編譯不成功,連libgcc都編不出來,不知道爲什麼這些GCC的底層庫需要target的C庫。安裝這些工具已經可以正常編譯內核了,雖然不知道爲什麼最後編出

原创 losetup分區過的鏡像文件

印象中一直以爲losetup無法處理分區過的鏡像,今天發現可以: -P, --partscan                create partitioned loop device #losetup disk/ubuntu-ma

原创 64位ubuntu下裝32位libstdc++.so.6

搜了半天,包名居然叫lib32stdc++6。 apt-get install lib32stdc++6 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