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istio試驗環境準備,部分問題

環境描述 k8s版本 1.8.3 istio 1.6.1 問題一, 不能自動注入sidecar Warning FailedCreate 5s (x3 over 34s) replicaset-controller

原创 iveiw Table 組件在數據變更後,視圖不改變

問題描述 如上圖,我想通過操作右邊的按鈕來操作表格裏的數據(上移,下移,刪除)。上移和下移的代碼如下: moveUp (index) { console.log(index) if (index ==

原创 我對K8s監控的看法

做監控的過程 萬事開頭難,某天領導甩給你一個環境,說:小明給把環境監控起來。小明該怎麼做呢?如果我是小明,我會分三個階段考慮這個問題: 1個where和兩個how,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的解決。 where 數據源有哪些呢?? ,考

原创 說說 yield from

簡述 每當看到yield from,都有些心虛,因爲不瞭解。今天找時間瞭解了一下,不得不說官網的英語太難了,哎~,先把看懂的說下一吧 爲啥用yield from呢 第一個理由 RESULT = yield from EXPR

原创 學習一下asyncio

簡述 asyncio即異步IO,是python3.7的一個亮點。在IO密集的場景下,對我們的編程非常有幫助,切記IO密集的場景而不是計算密集的場景。 asyncio的API分爲高等和低等。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高級API即可,當高級

原创 k8s環境實現kubectl綁定到一個namespace

描述 我們日常操作k8s大多使用的是kubectl。突然有一天,我有個想法:各個部門都在用一個k8s環境,如果不做隔離,豈不亂套了?我的想法就是:爲一個部門創建一個namespace,然後把這個部門的機器上的kubectl綁定到這

原创 kong的插件: Response Rate Limiting

簡述 這也是一種限流的插件和Rate Limiting相似,但是有一定的區別。Response Rate Limiting是由後端服務控制頻率的減少,而Rate Limiting是由Kong完成的。 操作起來 環境準備 你應該有

原创 Kong的插件:Request Size Limiting

簡述 這個插件是用來限制請求體的大小。當請求體超過閥值的時候,就會拒絕請求 操作起來 環境準備 你應該具有一個可以正常使用的service和route,如果沒有請參照https://blog.csdn.net/u014686399

原创 Kong的插件: ACL

簡述 這個插件使用控制誰可以訪問,誰不能訪問的。如果使用這個插件,就必須使用認證的插件了比如base-auth, key-auth等。拿base-auth舉例: 我們在瀏覽器輸入的用戶和密碼,在Kong內部會轉化到group層。

原创 django結合cas,踩過的大坑

歷程的開始 在選擇django的cas客戶端時,我先選擇了django_cas2,這是罪惡的開始。滿懷期待的按照官網進行配置(https://github.com/KTHse/django-cas2) 配置好,進行訪問測試,再跳

原创 Kong的插件:Rate Limiting

簡述 這個插件是限流使用的,如果我們後端服務扛不住前端的流量或者要防止某些人惡意的使用流量攻擊我們,可以考慮一下限流 操作起來 試驗準備 要有一個可用的service和route,如果沒有可以參照https://blog.csd

原创 K8s Pod更新時會不會影響外部的訪問

問題簡述 在修改了deployment或者的pod的yaml文件並使用了kubectl apply時,這時pod會進行一個更新過程,大致是啓動一個新的pod然後替換掉舊的pod。有個問題不明白,就是替換時會不會影響那些還在請求老的

原创 Kong的插件: session

session的簡述 session和cookie都是用來解決HTTP的連接時無狀態的問題。比如我們常見的登錄問題,如果沒有session和cookie機制我們每次都要輸入用戶和密碼。 cookie是把狀態信息保留在客戶端,一旦c

原创 Kong的插件:Request Termination

插件簡述 這個插件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就是暫停外鍵訪問我們的service或者路由。雖然功能簡單,但是很實用。假如當一個service對應的target出現程序邏輯錯誤時,我們就不得不停掉所有的target,這樣Kong會向外界返回

原创 Kong的插件: JWT

JWT的簡述 JWT是JSON Web Token的縮寫,使用cookie的解決跨域認證的問題,和cas系統是不一樣的理論。具體可以看一下大神些的文檔: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