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ngular ng-click獲取觸發事件對象this

來源:http://hbiao68.iteye.com/blog/2286434 ng-click="shareGoods({{item.goods_id}},$event)" 傳遞一個$event對象 通過事件對象 $even

原创 自定義字典表的使用

數據庫: 表sys_dict 表t_department DictTag.java public class DictTag extends BodyTagSupport{ /** * 創建日誌對象 */ priva

原创 複選框與文字對齊的問題

來源:http://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2009/12/checkbox%E5%A4%8D%E9%80%89%E6%A1%86%E7%9A%84%E4%B8%80%E4%BA%9B%E6%B7%B1%

原创 取消除前三個其他所有勾選,再默認選中前三個。

取消除前三個其他所有勾選,再默認選中前三個。   $(".checkbox").each(function(index, item){ if(index > 2) { $(item).prop('

原创 js數組去重總結

刪除數組條目中重複的條目(可能有多個),並返回去重後的新數組。 思路1: 定義一個新數組,並存放原數組的第一個元素,然後將原數組一一和新數組的元素對比,如果在新數組中不存在則存放在新數組中。 function unique(arr){

原创 盤點8種CSS實現垂直居中水平居中的絕對定位居中技術

轉自:http://blog.csdn.net/freshlover/article/details/11579669 Ⅰ.絕對定位居中(Absolute Centering)技術 我們經常用margin:0 auto來實現水平居

原创 CSS樣式中字體大小,建議font-size使用em

轉自:http://blog.csdn.net/u010874036/article/details/51582241 在如今這個提倡可用性設計以及用戶體驗設計的網絡時代,CSS也是要一同參與其中的。大部分人在CSS代碼編寫中總是先對

原创 bootstrap popover簡單用法

//添加 $('#freqsComboCheckbox').addClass('has-popover').attr('data-content', "Please Select Frequency!")                

原创 js字符串截取函數slice()、substring()、substr()以及split()、John() 、indexOf()的用法

摘要 在js中字符截取函數有常用的三個slice()、substring()、substr()了,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slice()、substring()、substr()函數在字符截取時的一些用法與區別吧。 取字符串的三個函數:sl

原创 使用原生js和css實現下拉框

因爲原始select的option默認樣式無法被改變,自己試着寫了一個下拉框,應該還有更好的辦法,以後再總結,代碼如下:html<ul class="select"> <li class="drop-down" onclick="s

原创 去掉輸入框type爲number時的上下箭頭

/* 谷歌 */input::-webkit-outer-spin-button,input::-webkit-inner-spin-button { -webkit-appearance: none;}/* 火狐 */input[typ

原创 你所不知的 CSS ::before 和 ::after 僞元素用法

CSS 有兩個說不上常用的僞類 :before 和 :after,偶爾會被人用來添加些自定義格式什麼的,但是它們的功用不僅於此。前幾天發現了 Creative Link Effects 這個非常有意思的介紹創意鏈接特效的頁面,裏面驚人

原创 僞數組和真數組

/* * 什麼是僞數組: * 1、僞數組是一個對象 * 2、這個對象必須要有length屬性 * 3、如果這個對象的length不爲0,那麼必須要有按照下標存儲的數據 * */ // 不是僞數組 var obj = {}; var o

原创 npm重裝

npm被玩壞了,試過各種方法還是無果,最後想卸載重裝算了,結果連npm -v都報錯。無奈╮(╯▽╰)╭最後只能直接進入C:\Users\admin\AppData\Roaming下手動刪除npm和npm-cache文件夾(要以管理員身份刪

原创 瀏覽器同源政策及其規避方法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4/same-origin-poli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