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的友情鏈接

51CTO博客開發

原创 open***組建局域網

       首先介紹一下我爲什麼使用open***組建一個局域網。我的公司是給全國各分支機構製作軟件的,因爲各分支機構都是不能被外界訪問到的,所以我們運維人員無法連接到分支機構的服務器進行維護及更新,但是分支機構是可以訪問Internet

原创 ELK stack簡單安裝及配置

實驗環境:我係統的系統是CentOS6.5的系統,ip爲192.168.137.191。安裝的所有軟件都是官網下載的RPM包,軟件分別是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還有JDK(JRE)。因爲Logstash是依

原创 nagios安裝(主程序及插件安裝)

實驗環境:最近一段時間因爲工作需要在研究nagios並且從網上收集了一些資料,下面我把我搭建的過程及步驟記錄下來,方便交流學習。本次實驗使用的是CentOS6.6  x64#yum install -y gcc glibc glibc-co

原创 Kibana功能之---Tile Map

        既然logstash在收集日誌的時候可以分析到clientip來自於那個國家城市及其座標,那麼肯定可以通過這些信息繪製在地圖上直觀的表現出來。awstats是可以做到的,但是nginx的日誌格式及內容一旦修改就無法分析了。 

原创 centos6.0安裝ELK5.2(Head插件安裝)

#yum -y install git xz安裝git和xz命令組件,一會需要用#git clone git://github.com/mobz/elasticsearch-head.git在當前目錄下載head插件,具體說明可以看官方說明

原创 rsyslog系統日誌轉發

ryslog 是一個快速處理收集系統日誌的程序,提供了高性能、安全功能和模塊化設計。rsyslog 是syslog 的升級版,它將多種來源輸入輸出轉換結果到目的地,據官網介紹,現在可以處理100萬條信息。  特性:1.多線程     2.支

原创 nagios安裝(監控項目調試)

上一篇文章中已經介紹過nrpe工具工作的原理了,下面開始需要添加監控主機了上面這是nrpe自帶的配置文件,裏面有監控命令上面這些是自帶的監控命令,注意第三條根據機器環境修改,區分好是hd還是sd下面在server端添加監控項目#mkdir 

原创 centos6.0安裝ELK5.2(elasticsearch安裝)

實驗環境:CentOS6.8版本安裝ELK5.2,5.0開始之後的版本多了很多環境的校驗,比如jdk,max-files等等。此次實驗我所使用的安裝包全都是rpm包。實驗開始前先修改一些內核參數防止後期報錯:#vim /etc/securi

原创 ELK監控日誌nginx(集成Geoip)

實驗環境:之前ELK已經初步安裝完畢了,只需要將nginx的日誌發送過來就可以了,nginx的IP爲:192.168.137.101。因爲服務端只是收集日誌的所以下面的操作完全是在nginx機器上面完成的。在這裏感謝《ELK stack權威

原创 nagios安裝(nrpe安裝)

nagios文件目錄:    bin目錄用來存放nagios的執行程序,包括nagios、nrpe等。    etc目錄用來存放nagios的配置文件。    libexec目錄用來存放nagios的監控插件。    sbin目錄用來存放n

原创 rsyslog轉發nginx日誌(rsyslog發送到logstashh)

收集系統其它服務日誌,在客戶端上操作,以nginx 服務的日誌爲例先修改配置文件 /etc/rsyslog.conf,內容如下:#grep -v "^$" /etc/rsyslog.conf | grep -v "^#"$ModLoad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