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8 KDD CUP支付寶安全團隊Deep X斬獲兩項大獎

 近日,有數據挖掘領域“奧運會”之稱的KDD Cup2018 比賽結果出爐。今年共有 4179 支隊伍報名參賽,支付寶DeepX首次參賽即脫穎而出,最終斬獲兩項大獎。  作爲全球數據挖掘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賽事,KDD Cup比賽由ACM協會的

原创 Ubuntu12下掛載硬盤(9TB)

三、詳細步驟 先查看一下磁盤信息 ls /dev/sd* /dev/sda /dev/sda2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dev/sda1 /de

原创 BackTrack3 硬盤安裝教程

一 硬盤安裝backtrack3 1、我的虛擬機設置:256內存,iso文件位置爲F:\bt3b141207.iso,硬盤爲SCSI: 5G,網絡:橋接 2、啓動虛擬機後,進入"BT3 Text mode" 3、輸入用戶名:root,

原创 調整Virtual Box硬盤大小

我在Mac下使用Virtual Box安裝Win7的虛擬機。因爲之前裝過Win7的32位版。現在因爲機器內存升到8G,就可以劃出4G來支持Win7虛擬機。所以就重新安裝了Win7的64位版。在創建虛擬機的硬盤時,我選擇了Virtual Bo

原创 Linux LVM硬盤管理及LVM擴容

一、LVM簡介LVM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邏輯卷管理)的簡寫,它由Heinz Mauelshagen在Linux 2.4內核上實現。LVM將一個或多個硬盤的分區在邏輯上集合,相當於一個大硬盤來使用,當硬盤的空間不

原创 Java如何獲取系統cpu、內存、硬盤信息

1 概述   前段時間摸索在Java中怎麼獲取系統信息包括cpu、內存、硬盤信息等,剛開始使用Java自帶的包進行獲取,但這樣獲取的內存信息不夠準確並且容易出現找不到相應包等錯誤,所以後面使用sigar插件進行獲取。下面列舉出了這兩種方式獲

原创 硬盤的讀寫原理

硬盤的種類主要是SCSI 、IDE 、以及現在流行的SATA等;任何一種硬盤的生產都要一定的標準;隨着相應的標準的升級,硬盤生產技術也在升級;比如 SCSI標準已經經歷了SCSI-1 、SCSI-2、SCSI-3;其中目前咱們經常在服務器網

原创 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的比較和SQLSERVER在兩種硬盤上的性能差異

聽說固態硬盤是高富帥的必備神器,本人爲了提升工作效率和提高工作速度 這個月節衣縮食,終於也決定買了一塊三星固態硬盤120G容量 這個固態硬盤拿在手裏輕飄飄的, 好像裏面什麼東西都沒有似的 廢話少說,先上圖 開機速度20秒左右 測試環境:Wi

原创 C#獲取本地計算機名,IP,MAC地址,硬盤ID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Security;u

原创 CPU 硬盤性能到底相差多少

本文以一個現代的、實際的個人電腦爲對象,分析其中CPU(Intel Core 2 Duo 3.0GHz)以及各類子系統的運行速度——延遲和數據吞吐量。通過粗略的估算PC各個組件的相對運行速度,希望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本文中的數據

原创 Ubuntu12下掛載硬盤(9TB)

三、詳細步驟 先查看一下磁盤信息 ls /dev/sd* /dev/sda /dev/sda2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dev/sda1 /de

原创 Win7硬盤安裝方法

隨着WIN7RC版發佈時間的臨近,很多朋友可能希望下載下來試用一下。但是,Win7的鏡像文件達到2G多,安裝後的空間佔用量也達到了近10G,如果使用常規的光盤安裝方法時間是比較長的,而且如果手上沒有DVD光盤,使用CD安裝將是一件非常不爽的

原创 硬盤基礎知多少

前言 今天,發現自己原來已經很久寫Blog了,慚愧……這段時間看了一些關於硬盤的東東,順便整理一下。 園子裏的牛們對WEB應用,LINQ等等肯定比較瞭解的,但硬盤這玩意兒,大家就未必關心了。做企業級數據庫應用的人都會清楚,磁盤I/O對於數

原创 Java如何獲取系統cpu、內存、硬盤信息

1 概述   前段時間摸索在Java中怎麼獲取系統信息包括cpu、內存、硬盤信息等,剛開始使用Java自帶的包進行獲取,但這樣獲取的內存信息不夠準確並且容易出現找不到相應包等錯誤,所以後面使用sigar插件進行獲取。下面列舉出了這兩種方式獲

原创 CPU 硬盤性能到底相差多少

本文以一個現代的、實際的個人電腦爲對象,分析其中CPU(Intel Core 2 Duo 3.0GHz)以及各類子系統的運行速度——延遲和數據吞吐量。通過粗略的估算PC各個組件的相對運行速度,希望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本文中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