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爲何天朝周圍有那麼多的女兒國?

女兒國,男人的溫柔淵藪,一派不能自撥讓你生根發芽的十里春風。在女人如雲的國度,晝思夜覆,輾轉反側的都是女人,這是男人的夢想。女兒國概念在本邦影響深遠,明代小說《西遊記》對其推廣功不可沒。吳𠄘恩的女兒國文案融情愛、懸疑、兇殺等諸傳播要素於一體

原创 殺人者武松丨短篇

“大郎,該吃藥了!”朦朧中,一位少婦手揣藥碗,雲鬢半散沒戴髮網從暗處走來,柔聲細語。碗上的青花釉泛着淡淡的瑩光慢慢轉成紅色,如同老虎的眼睛,呈現最兇險時刻的緊張。“哦⋯⋯哦,不!哦⋯⋯”武二緊閉雙眼口裏嘟囔着,身體在掙扎,右手下意識地摸向牀

原创 敬告各位朋友

由於歷史類非虛構內容的流量有限。本人在簡書平臺只發表歷史小說。各位朋友在此平臺上看到的將是中短篇歷史小說。我將本着忠於歷史時代原貌原則,重現歷史上的酒店、果子鋪、家庭生活、皇宮大內⋯⋯諸多真實場景,不過,在此之間發生的事,不一定再是史實,可

原创 瀋陽四塔,大清皇帝爲何獨衷情於北塔?

瀋陽城塔形勝,說的是老瀋陽城外東、西、南、北有四座藏傳塔寺。350多年來,塔與城演繹無盡的傳說。耐人尋味的是,清代乾隆、嘉慶、道光三帝東巡五度賜詩的只有北塔。帝王恩澤時時沐浴,北塔法輪寺成爲四塔寺中香火最盛的一座。天下雖皆王土,雨露卻難均沾

原创 瀋陽中街跑過日本的小火車嗎?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這張瀋陽中街老照片,鼓樓,小鐵道、繁華的商業字號鱗次櫛比。照片是位英國人拍攝於奉天四平街(中街),時間是1906年9月。那條小鐵道是馬拉鐵道的軌道嗎?不是!1906年瀋陽還沒馬拉鐵道呢!這是一段短暫而奇特的歷史⋯⋯瀋陽人最早

原创 1918年,一位中醫泰斗在奉天

銀輪高懸,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撒滿全屋。牀上,一個男人在酣睡。奉天燒鍋讓他顧不上看一眼窗外明澈的月色了。這一天是1918年9月19日,正值中秋節。京漢鐵路轉京奉鐵路40個小時的顛簸,對59歲的張錫純來說,實在有些喫不消。此前,他在漢口有兩三宿

原创 九一八事變後,一位“滿洲名士”的50天

1931年9月20日,天津靜園的溥儀焦頭爛額。爲免於對簿公堂,遜清小朝廷與淑妃文繡正進行着艱難的離婚談判。這天,溥儀顧不上淑妃,急招總管胡嗣瑗等人入園,商討對瀋陽事變的應對策略。此前日人已輾轉遞話:要“迎駕還鄉”。九一八後,消息密集地傳過來

原创 當!一個行業的無聲往事

吱~~伴着門樞的聲響推開黑鐵皮包裹的厚門,昏暗的光線穿過窄小攔着鐵棍的小窗,打在高高的櫃檯一角上。櫃檯佈滿的柵欄上,貼着綠紙上寫“蟲咬鼠傷各聽天命,失票無保不能贖取”。黑咕隆咚的,這是什麼地鬼地方?這是瀋陽早湮滅歷史塵埃無聲無息的當鋪。其實

原创 甲午年中日那場戰爭的重重諜影

1894年,中日開展了一場國運對決。英諜報史家理查德·迪肯曾言:“諜戰爲這此戰爭相當一部分勝利奠定了基礎。”這是一個世紀前,中日兩國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全面較量。此前,日本爲實現侵略目的,處心積慮對華間諜活動。甲午戰爭日本間諜活動情況究竟

原创 王爺拋售財產搞武裝,要佔領瀋陽復國,日本浪人、武官、土匪全參與了⋯⋯

1912年3月20日,內藤湖南剛到旅順就拜訪了肅親王。內藤是日本頂尖學者,何以不顧海上劇烈暈船去拜訪前清遺貴?他顯得是那麼的迫不及待。沒有人知道他倆談了什麼。甚至內藤的日記對內容也隻字未提。也許,兩人都不知道當時互相的祕密⋯⋯內藤湖南從乘船

原创 中醫至艱時刻,奉天同仁在做什麼?

名醫李時珍和其太醫院的父親李言聞都對人蔘推崇備至。這種冠以百草之王的中藥,是隋唐後遼東最著名的特產。此前有名的是山西上黨人蔘,唐代後太行山人蔘風頭盡失,遼東人蔘在大明時已異軍突起名貴異常,但遼東中醫聞名於世卻恰逢危機重重的近代。名醫、名堂雲

原创 一張老照片背後的故事

照片上這棟青磚歐式風格的小樓看上去有些普通,今天,它仍矗立瀋陽市和平區中山路58號,佔地僅151平方米,只是,照片上的歷史時代特徵已不復存在(文末有照片)。近一百年前,這棟青磚二層小樓是那麼的與衆不同。這裏曾是中共奉天支部及奉天市委辦公地。

原创 瀋陽照相史:平民到大咖的私人表情

如今是個萬衆圖像狂歡的時代。全世界每年曬出的照片已超過了千億張。“朋友圈”形形色色的照片,可能是主動,也可能是被動⋯⋯1844年,兩廣總督耆英被曬出中國官員第一張個人照片。雖由盛京將軍調任,可耆英難算純瀋陽人,那麼,最早的瀋陽人是怎麼曬照片

原创 瀋陽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

1925年春,料峭寒風吹過奉天大南門城樓呼呼作響。一位面龐清瘦的年輕人,匆匆走入大南門裏路東一家南紙店後院。27歲的共產黨員任國楨,北京大學剛畢業就來到了關外的奉天。他此行是受組織委派,肩負神聖的使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兩千餘工人

原创 奉天爲何出巨資支持“新媒體”?

今天,以技術爲支撐的新媒體早成了“大路貨。”可倒退一百多年,怕是少有人知新媒爲何物?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新媒體,新舊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敢首先喫新媒體螃蟹的,一定不是一般戰士。若說奉天官衙支持,這還真嚇人一跳!1895年3月24日,日本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