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尼克松與洪澤湖的白袍蝦仁

洪澤湖的“白袍蝦仁”如今是一道知名的國宴名菜,然而“白袍蝦仁”成爲國宴名菜卻與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之間有着一個鮮爲人知的故事。這得從1972年中美關係破冰建交說起。1972年,因我國與蘇聯關係緊張,這讓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松看到了中美建交的希望,於

原创 "地理博士"--張貴舉

本地人稱“地理博士”的張貴舉,實爲我們淮安市洪澤區岔河鎮的剃頭匠一個。張貴舉是洪澤剃頭界大師張五爺的兒子,這門張家世代以理髮爲生。民國時期,張五爺家就在舊時南京的外國使領館區開了一家理髮店,名曰“新亞理髮店”。那時,張貴舉剛上初中。一日,從

原创 秋訪棲霞

辛丑十月,秋色闌珊,與友人屐跡微霜,訪攝山於棲霞。適逢楓葉爛漫,清風送爽。浸淫松山竹海,流連物態禪鍾,頓覺天人一體,無端忘情。萬籟俱歸吾,片語悟浮生。得無詩乎?禪乎?雅乎?俗乎?試問此中善男信女,村夫騷客,誰堪相與:置心境於物外、化天真於空

原创 黃渤海分界線的傳說

在黃海與渤海之間,兩海的海水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分界線兩邊海水水色明顯不同。這條分界線南起山東省蓬萊市田橫山的山頭,北至遼寧省旅順市老鐵山,全線長度約爲123.58公里。觀賞這一海上獨特奇觀的最佳位置,是站在北端海岸老鐵山的燈塔上。站在老鐵

原创 疫情擴散需要追責和追償嗎?

新一輪新冠疫情正在全球擴散蔓延,新冠病毒當然是罪魁禍首,然而防疫抗疫不力而導致這場疫情迅速擴散蔓延也是有目共睹的人禍。我國這次在全世界抗疫這場新冠疫情面前交了一份讓國人十分滿意的答卷,如今就全球而言,我國這邊抗疫風景獨好。我國之所以有如今之

原创 小城的聲音

我已經生活在洪澤這座湖畔小城快四十年了,如今住在離區政府不遠的一條較爲繁華的路道邊,日常這路上的車流、人流的喧鬧已讓我習慣了這座小城的聲音。然而,近幾日,這座小城的聲音卻讓我有了不一樣的體味。這裏,七月末的天氣,總體是陰沉晦暗的。25日到2

原创 建黨百年向老戰士致敬之三•訪偵察兵"小鬼”劉瑞松

劉瑞松,現年100歲 ,黨齡74年,淮安市洪澤區三河鎮劉尖村趙元組(原共和鎮劉尖村)人。1939年9月,劉瑞松離開了他的母親,跟隨借住在他家的一個人稱“和尚”的地下黨員踏上了去盱眙縣蔣壩鎮的商船,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劉瑞松入伍時人雖小,但機

原创 建黨百年向老戰士致敬之一•訪漣水保衛戰倖存老戰士褚同相

褚同相,我的同村人,家居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清澗村(原黃集鎮褚趙村),現年99歲。他1944年5月加入新四軍,1946年入黨。現年近百歲的褚同相老人,當我們與他談論起當年艱苦歲月裏的往事,他還能一樁樁、一件件地說出來。在那些難忘的烽火歲月

原创 建黨百年向老戰士致敬之二•訪淮海戰役倖存老戰士蔡孝會

蔡孝會,淮安市洪澤區西順河鎮街南村人,今年101歲。他1946年7月加入華中野戰軍,1948年3月入黨。爲了採訪這位百歲老戰士,我們幾經周折纔打聽到老人現在的住處,他目前生活在淮安市淮陰區高家堰鎮沿湖村他的女兒家。我們找到這位老人時,見他的

原创 菱角塘上又建起了新公園

作爲老洪澤人,洪澤湖邊的菱角塘不知承載了湖區漁民多少難忘的記憶?在我的記憶中,兒時那裏石圩邊蘆葦成片,水鳥成羣。到了夏日,菱角塘裏荷花盛開,雞頭菱角更是隨手可摘,菱角塘也因此得名。後來,具體記不起從哪年起,那裏被石堤圍起,取土填塘成地基,建

原创 別讓日子混了你

人生短暫,人這一生中能幹成事的日子其實並不多,因此一個人在黃金的年青歲月更需努力。在人一生中,你越努力,就越進步,也就會越開心、越自信;反之,你越懶惰,就越迷茫,也就會越焦慮、越自卑。人生旅程可比演電影狠多了,它從來就不會給弱者安排任何大逆

原创 人生需要在經歷中磨練

一個人體魄的健康需要鍛鍊,而心態的健康則需要在經歷中磨鍊。每個人的命運,其實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子,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就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發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

原创 治水“六藝"羣雕現身洪澤湖大堤

近期,洪澤湖大堤湖濱浴場邊入口處,新添一景觀——洪澤湖大堤治水“六藝"羣雕。所謂治水“六藝",是指治水修建大堤工程中“樁"、“夯"、“壩"、“鋦"、“籠"、“垛"六種運用工藝。樁,木樁。在修築大堤時,先在大堤底腳處打上木樁,此柱又稱爲“馬牙

原创 養生之道•“常欲小勞”

生命在於運動,但運動也必須要掌握好尺度,並非運動時間越長越好,運動強度越大越好。那麼運動的這個尺度應如何把握呢?藥王孫思邈雲:“道家養生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小勞”,就是強度較小

原创 爲官一時,做人一世

爲官一時,做人一世,在單位做領導總會有一個時間盡頭。當有一天做領導的離開了那個崗位時,不知道別人和他又會怎麼想?做領導,因爲身處那個位置,從而才讓人心生敬畏。但也有些領導,習慣於高高在上,平時對下面人動輒橫眉立目,從而人爲地讓別人對他心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