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春散場了,後來的我們都怎樣了?

物道君語: 六月是屬於畢業與告別的季節。當劉若英的梔子花落了,我們的故事,還有後來嗎? 又到一年畢業季,看着那些青春的笑臉,耳邊總會響起劉若英的《後來》,欣羨的同時卻也會嘆一口氣。六月尾,梔子花開了又落,那大朵潔白也曾是我們淡淡的青春和純

原创 今日夏至,陽光燦爛的日子

沒有哪個節氣,像夏至這樣光芒萬丈。太陽以最烈的姿態光臨人間,照亮所有的晦暗潮溼與渾濁不堪,世界沒有一絲絲陰霾。夏至,陽光燦爛的日子。作爲夏天的孩子,生命當如盛夏,活得坦坦蕩蕩。廿四節氣中,夏至該是人們最喜歡的一個。至者,極也。西瓜彷彿一夜之

原创 貴州,憑什麼貴?

物道君語: 6月22日陳曉卿的新篇《風味原產地》迴歸,這一次講的是貴州貴陽。 貴州之貴,拆開就是“中國的一個寶貝。” 對於貴州的記憶,很長一段時間都停留在柳宗元“黔驢技窮”的故事裏。大概是說貴州沒有驢,有人把它送進去,結果沒處用只能閒置。

原创 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國風?很多人連國風是什麼都不知道

今年年初,河南衛視以一曲《唐宮夜宴》驚豔全國。壁畫般的舞臺,唐俑爲原型的仕女,在古琴聲夢迴大唐。網友評價,這纔是真正的中國風。與此同時,華服秀《山水霓裳》卻備受質疑。一方面是傳統紋樣和傳統手藝的疊加,另一方面,是類似文藝復興時期的拉夫領、酷

原创 這一代90後:越是艱難,越要心懷美好

物道君語: 又是一年畢業季,新的年輕人走出校門,中年人又憶起青蔥歲月。步入社會後,大家一邊求知,一邊過日子的狀態,像極了西南聯大學子們的樣子。他們在戰火中,築起希望燈塔,我們在焦慮浪潮中,也在給自己打氣。 願每個人在自己的“西南聯大”裏,

原创 古代女子爲何如此重視畫眉?萬千風情,盡在眉間

物道君語: 眉,似一幅畫,畫盡女子這一生的愛恨喜愁,畫盡女子這一生的各種心境。 在古人看來,顏值的第一標準是眉毛。“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雙眉似蒼翠小山,波如水,山水相宜,方是美人。詩人木心說:“眉是定型而靜態的,眉一旦動起來比眼還迷

原创 中國畫最根本的樣子

物道君語: 有人說,西方繪畫是寫實的,中國畫是寫意的。 其實,這是對中國畫的極大誤解。中國繪畫的起始點,無不是寫實,無不是獨到細緻的觀察。 今日,且隨物道君帶你看見中國畫最根本的樣子。 幾年前,一幅名爲《子母猴圖》的中國畫,以3.62億元

原创 《白蛇傳·情》在B站火出圈,戲曲又看到了希望

物道君語: 戲曲距離我們這麼遠,有什麼用呢? 然而美不需要有用,而當越來越多青年人喜歡與愛護它,戲曲就有了希望,我們也有了希望。 今天的年輕人到底愛不愛看戲曲?我在B站看到了答案。近日一條粵劇電影《白蛇傳·情》的預告片,在B站火爆了起來。

原创 城市有理想的工作,小鎮,是嚮往的生活

有人說:“理想的工作,在城市;嚮往的生活,在小鎮。”小鎮,它剛剛好。它比城市小,小到我們可以在其中安靜地認出彼此。它比鄉村大,大到只要你想,也可隱身其中,不必引起他人注意。詩人茨維塔耶娃有幾句詩,廣爲流傳。她說:“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個小

原创 桑葚又熟了

物道君語: 當我們想念這個人,這張記憶的織錦依然可以復原起來。 時至仲夏,穿過無任何遮擋的行人道,大汗淋漓,每個人步履匆匆,不知道是誰,或是帶着一盒桑葚,途中啪嗒一聲,打在路上,擠出了一攤紫黑色染料似的東西,烏兮兮地,還招惹來了蒼蠅。眼之

原创 這,很廣州

物道君語: 關於廣州的淡定故事正在繼續,廣州人的人情味正在傳遞。 廣州火了,因爲“太淡定”火了。突發的疫情,讓外省同胞精神緊繃,儘管大家都在積極服從政府安排,但是廣州的畫風有點不同。海珠區的抗疫通知上有一行小小的字:排隊前請看清隊伍是準備

原创 中國好看的幼兒園在哪兒?

物道君語: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美環繞。 吳冠中說:“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蔡元培說:“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陳丹青說:“學校教會了我們競爭與規則,卻沒有教育我們如何感受美。”何爲美育?如何美育?怎樣感受美?是這些年

原创 管它幾歲,天真萬歲

物道君語: 六一兒童節將至,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願你開心時,依然能笑得像個孩子。願你永遠都記得,這個節日會陪伴你一輩子! 《小王子》裏說,“使生活如此美麗的,是我們藏起來的真誠和童心。”長大之後,我們步履不停,忘記擡頭多看看夕陽和雲彩,

原创 中國最好喫的“邊角料”在哪裏?

物道君語: 邊角料,“撫慰過艱苦歲月,又在富足時光成爲不捨的追憶。他們從塵埃裏開出異香的花。” 一次疫情流調,暴露了瀋陽大爺對雞架狂熱的愛,好喫到讓他連續兩天吃了三次。雞架,就是雞的肋骨。“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從北到南,在中國

原创 沒有手機,沒有飛機高鐵,古人是怎麼旅遊的?

圖片|清涼地兒-了琹 © 物道君語: 今天是中國旅遊日。 408年前的這一天,最強旅行達人徐霞客出發了,他在遊記中寫道:“癸丑之三月晦(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寧海出西門,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 十一年前,人們將當年他出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