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封信,請查收

離開簡書有一段日子了。不是沒有動筆,而是專心在做自己的公號。我把它當做一個未來可以打開的百寶箱,現在只是把自己的想法,關於家庭,關於生活,放在裏面。待未來的某天,打開來,重新去讀,會有不少感動吧。很希望有更多的人進來,先告訴我,這世界並不孤

原创 在文字的國裏,做自己最大的王

曾在一款寫文的APP裏,自己留下這樣的簽名:“在文字的國裏,做自己最大的王。”寫文好久了,雖斷斷續續,但也稱得上持續,只是我這換平臺的頻率,有些遊擊的味道。我從來不認爲自己寫的好,只是有時候自己想表達的表達盡了,我就對自己很滿意。要求低,所

原创 2018-09-20

今天向領導報告一項工作,在自己準備了很久、自認爲很充分的時候。但剛一開口,就發現自己的計劃及節奏被打亂了。領導連連拋出問題,自己雖也能回答,但始終覺得不該是那樣的效果,自己也還能答的好些。但理想跟現實,始終有着差距,唯一不同的,或大或小,或

原创 2018-09-19

入秋有些日子了,但這兩天的溼熱天氣又讓人難受起來。同事說這是“秋老虎”,我倒聯想起秋後的螞蚱,持續不了多久。但處在其中,尤其是身上黏糊糊的感覺,就越發不自在。吃過飯,按計劃,一起出去遛彎。原本涼爽的晚上,有些悶,就連吹來的風都是潮乎乎的。大

原创 2018-09-18

今晚去吃飯,也就意味着跟酒脫不了干係。媽曾說,別喝酒,滴酒不沾也能把事辦好,把話說好。我努力試過,但好像沒有成功。我應該不是那種善於交際的人,雖然寫起東西來囉裏囉嗦。但在平時與同事聊起天來的時候,時常出現短路,不知接下來該說什麼。我好像也沒

原创 2018-09-17

小時候,世界裏只有吃和玩,哪個節日有什麼寓意,不一定知道,但在那一天裏吃什麼玩什麼,比誰都清楚。春節有糖和堅果,有噼裏啪啦的炮仗,二月二有可以碰撞對決的雞蛋,還有一把把往嘴裏塞的炒黃豆和“旗子”,五月五端午,那時候並不知屈原爲何人,只知道那

原创 2018-09-16

圈兒頭髮長了,去理髮店,那邊人說得等等,但平日裏跑跑跳跳不知累的她,看着熱得頭髮貼頭皮上,就覺得難受。說一時興起也不恰當,算是心一橫吧,老婆拿起一把小剪刀,一邊忽悠圈兒,一邊就把長的地方減了。剪法水平不知道高不高,我只記得老婆也給我剪過一次

原创 2018-09-15

聽長輩講,能吃是福。所以每次在圈兒吃飯的時候,我看着就覺得很高興。當然,有時候看小豬佩奇起勁,便嘴裏含着一兩根麪條,或者一口米飯,而忘了動,在廣告來了或者節目結束出現字幕,慌忙大吃幾口。那個樣子,着實讓人想笑。當然我也知道,這並不是個好習慣

原创 2018-09-14

又到週末,我知道圈兒撒嬌的日子到了,從明早她一睜眼,便會堅持不懈地挨個叫醒我們,要早飯前下樓遛彎,要吃飯時小豬陪着,要趁着上午的好天氣出門壓馬路,要無聊的地方必須抱着。要很多平日裏不會要的東西,做鬼臉,扯皮,假哭,逼得我們也要鬥智鬥勇。可,

原创 2018-09-13

最近一直在讀盧梭的《愛彌兒》,其中對教育的見解獨到,引人深思,雖某些方面不能認同,或者說現實里根本很難做到,但仍不能否認這本書對一個人的培養的重要借鑑價值。在讀的時候,我也在想,看盧梭,甚至更早的蘇格拉底,這一位位享譽世界的大思想家,緣何如

原创 2018-09-12

生活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姿態。我想了好久,也嘗試一直回答。雖然覺得這該是不惑之年的事情,可生活從而立之時甚至更早就已開始。誠然,我總是想的太多,就像畢業了才知道在學校裏應該做什麼,而現在即使找個在校的同學說了,仍不能認真做到。這,該是成長的一種

原创 2018-09-03

正值開學的日子,而自己已畢業多年。刷着朋友圈,看着入學的各種儀式活動,不由得也會跟着興奮、激動。但在所有回不去的場景裏,這種心情總不能讓人心境透徹。我仔細想想,最近那次回校,還是四五個月之前的一次出差。在一個生活工作的城市待久了人,甚至都忘

原创 咪蒙婚變,我才發現了最好的情感雞湯

1一直很反感雞湯文,直到遇上咪蒙的《我喜歡這個功利的社會》。很直接,有點一邊被敲打,一邊醍醐灌頂的感覺。“功利的背後,它承認的是你的努力。當你不夠強大的時候,你想要一個小小的機會,都沒有。當你足夠牛×的時候,你的面前有一萬個機會,你擋都擋不

原创 老師,那個爲我打開“時空門”的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個人都想有位哆啦A夢,除了陪伴,還羨慕他口袋裏衆多的道具,“時空門”便是其中一個。去你想去的地方,見任何想見的人。1小時候的上學,是一件極其快樂的事,那時候作業少,也自由。農忙了還可以捎帶着放假,只是每次暑假

原创 2018-09-07

今天感覺很好。在還有一刻鐘就進入零點的時候,不困,清醒且充實。圈兒媽在學習着畫畫,而我在看書碼字。我偶爾會看看她,認真的樣子,確實很美。有一天,她過來問我,可不可以學畫畫。我想都沒想,回答說當然可以。我總覺得,生活的豐富與否,要靠嘗試,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