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類一個永恆的主題:現實和理想的衝突—《月光和六便士》讀後感

《月光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寫於1919年。小說的故事情節並不算複雜,作品以法國映像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爲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吐槽一下外國人的名字太長了),本已有牢靠的

原创 不斷自我完善,成爲最好的自己—讀《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

文|凌威用了兩週多的時間看完了《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一書,覺得很有啓發,發現自己的很多下意識行爲確實需要糾正。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正在急劇變化,而且變化的速度還在不斷提升。這就使得我們原先的一些習慣、本能與現實不想符合,甚至起了衝突

原创 精英如何對待工作?—《麥肯錫精英的思考習慣》讀書筆記

文|凌威全書圍繞一個核心的概念“心理韌性”展開,可分爲三大部分:心理韌性是什麼,理論上如何鍛鍊心理韌性,通過案例講述如何鍛鍊心理韌性。01、心理韌性心理韌性是一種業務技能,即在“壓力條件”下提升抗擊打能力、順利完成業務所需的管理思維和情緒的

原创 《超強記憶》-高效的記憶方法

文|張志遠之前觀看《超強大腦》,對裏面選手表現出的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歎爲觀止。後來也瞭解到還有世界記憶錦標賽這類專門的考驗記憶的比賽。那時就覺得,擁有超強記憶的人除了天賦異稟之外,肯定也有某種行之有效的記憶訓練方法。恰好在網上看到別人介紹

原创 一份讓你樂在工作的靜心邀請—讀《一平方米的靜心》

文|王佳利看完這本書感覺眼前一片明朗,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和諧了。周圍環境還都是原來的,一切都還在原地,其實是心無掛礙了,所以才覺得一切都美好。所以當你真正打開了覺知,會發現很多困擾,不過是由執念滋生的感性煩惱而已。職場雖然充滿挑戰,人卻永遠掌

原创 今日事,今日畢—讀《工作重在到位》

文|李順最好的時機是“馬上”。“今日事,今日畢”,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格言。然而在工作中,我們經常看到的卻是“今日事,以後畢”。不到迫不得已,總是拖一拖再說。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明天的事又拖到後天,到最後回過頭來一看,才發現真正按計劃完成的,只

原创 家永遠是心靈的港灣——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該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了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字裏行間飄散着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

原创 星星的花海——觀《小王子》有感

文|林潔潔一部“韓式感人”的“生老病死”,淡淡的憂傷卻又一直充斥着暖暖溫馨的氣氛,背景淡淡的鋼琴聲更是昇華了這部作品。《小王子》這部書風靡全球被翻譯成了多個版本,韓國翻拍的這部電影也已上映已久,假期也才偶爾刷到,在一杯酸酸的檸檬熱茶陪伴下看

原创 羅振宇跨年演講推薦書籍——《變量》讀書筆記

文|凌威2018年12月31日,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如期舉行。對於這次演講的評價,照例褒貶不一,肯定的人很多,批評的人也不少。毫無疑問,我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爲它拓展了我的視野,增加了我看問題的角度,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同時,我對那些中肯的批評者

原创 不迎合不將就—讀《請停止無效社交》

文|夏勇行《請停止無效社交》,作者李小墨,曾任《海南特區報》記者、“廈門頭條”主編,自媒體“深夜書桌”創立人。這本書基於她多年深度閱讀寫作思考總結而來,內容深入淺出,闡述了現代社會人的社交特點,在社交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非常適合初

原创 流行事物爲什麼流行?—《傳染》讀後感

文|王佳利最近娛樂圈新聞讓微博和百度幾次癱瘓;各種微商風靡朋友圈;抖音也成了手機必備APP.....社交活動不停地塑造我們的心智和行爲,他人的行爲正在無形地影響我們的決策,只是你可能還沒發現。《傳染》這本書中講述了社會影響,讀完後你會明白爲

原创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文|張志遠寫這篇讀後感並不是爲了推薦這本書,而完全就是爲了吐槽。其實既然不想讓別人浪費時間在這本600多頁的大書上就不該寫什麼讀後感,但是厚厚一本書讀下來,不寫點什麼實在有點憋屈......很久以前就聽說《穆斯林的葬禮》1991年茅盾文學獎

原创 一個人,87天,627英里—《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

文|胡帥《一個人的朝聖》是英國女作家蕾秋•喬伊斯的處女作,書中講述了一個退休老人哈羅德爲探望病危友人而獨自踏上漫長旅程的故事,主人公哈羅德的出發點是爲了給予友人希望,最終卻實現了自我救贖,激發了對自我價值的再肯定、對成長缺陷的新認知及對現實

原创 幸福源於我們內心的秩序—《心流》讀後感

文|王佳利標題不應該叫讀後感,而應叫“聽後感”,因爲我是通過“聽書”方式瞭解本書的。我愛人說聽書是一種“快餐”式接受文化洗禮,別人會把對書解讀的想法傳遞給你進而限制了自己思考的方式,你應該去讀這本書。我的迴應是“快餐”總比沒飯吃好,再說你也

原创 願你能打造一個屬於你的空間,安放好身心

文|凌威再次學習《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其中空間這一部分,對於我有很大的啓發,引發我很多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是不是有些時候,你不想回家,即使下班了,還磨磨蹭蹭的消磨時間;是不是有些時候,你不想上班,要不是爲了生計,你都想立刻辭職;是不是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