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生命的可能性

弗洛伊德指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既然本我代表人原始的慾望,而超我代表人格的道德約束,那麼從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就必然是依次對前者的否定。那麼,如果超我的誕生代表着一個人的成熟,那麼本我的復生是否應該稱之爲覺醒?這是一個先有蛋

原创 有兩種夢想

有兩種夢想,一種是閉上眼所看到的世界,一種是睜開眼所看到的生活——理想在於感性,還是理性?有兩種夢想,我可以說我喜歡、嚮往一種生活。但我忍不住反思,爲什麼?爲什麼我會如此嚮往。如果我從未親身經歷過那樣的生活,我怎麼知道那就是我此生唯一的追求

原创 爲自由立法——關於《實踐理性批判》之精神的感悟

立法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捍衛其存在,二是否定其妄想。這便是康德。正如歷史上每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而不是在思辨中遨遊,見不到人世疾苦的幻想家;也不是在現實中鬥爭,卻遺忘了夢想的政治家——一樣,理想與現實,總會在他們的思想中同時體現,相互交融,恰

原创 第十七章 幸福的人

幸福,正如前已揭示的那樣,部分依靠外界環境,部分依靠個人自身。在本書內,我們考察了依靠個人自身的那部分,並且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與個人自身相關的範圍內,幸福的訣竅是十分簡單的。許多人——我想前已提及的克羅齊先生也應包括在內——認爲,如果沒有一

原创 《荒原狼》:關於死亡與永恆的微笑

理想與現實,從來沒有如此的對立。沒有所謂高雅的莫扎特,也沒有低俗的爵士樂,自然也不會有古板,或是潮流。唯一真實的只是即興而作,是人類永恆的激情。歷史,宛如一條滾滾不息的長河,那河邊的青草綠了又枯,枯了又綠,時而還有幾朵鮮花搖曳其中。我們何必

原创 第十六章 努力與放棄

幸福需要努力和適度的放棄。只有次要的目標受到了牽制、而人生的大目標仍然展示了成功的前景。放棄有兩種形式,一種來自於絕望感,一種來自於倔強的希望。前者是不好的,後者是好的。一個遭受了徹底失敗而對重大成就失去了希望的人,可能學會絕望的放棄。如果

原创 第十四章 工作

在羅素看來,假使工作在數量上並不過多的話,即使是單調的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比無所事事要好。但一個使人產生興趣的工作帶給人的幸福感遠多於單調的工作。單調的工作至少有三個好處,其一是避免了空虛的煩惱,其二有一件事去做也避免了選擇的煩惱,最後,

原创 第十五章 非個人興趣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爲了什麼而活,他就能夠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可見出於個人本真的興趣是多麼的重要。但在前面第十一章“熱情”中也已經說過,一個極端專一的興趣往往伴隨着潛意識中的恐懼,單一的個人慾望是對生活的逃避。故而非個人興趣也十分重要,而這

原创 第十三章 家庭

與其說這一章是講家庭,不如說是講母親與孩子,進一步,我們應該把範圍縮減到一個爲家庭繁忙勞作的母親和一個受自由民主思想影響的孩子。現代的社會結構導致作爲母親的一方不僅僅要負責照顧家庭,還要依舊工作。甚至在這種社會氛圍下,想找到一個稱職的女傭也

原创 第十二章 愛

我們應當認識到,愛與幸福緊密相連。期間既包括了被愛,也包括了愛。被愛的缺少會導致兩種結果,要麼是不遺餘力去獲取別人的愛,要麼是逃避生活,習慣沒有愛的世界而避免去嘗試獲得愛而遭到挫折。對於前一種人,即那種試圖通過樂善好施的行爲追逐愛的人,最終

原创 第十一章 熱情

熱情是幸福者最普遍、最顯著的標誌。熱情是對生活熱烈的興趣,就好比飢餓之於食物。熱情使人幸福的生活,簡言之,有興趣勝過沒興趣,有好興趣勝過差興趣。因爲好的興趣是一種對世界的新奇的探索,而差的興趣只是自身慾望的釋放。一個人的興趣越廣泛,他擁有的

原创 理論哲學、具體哲學、實踐哲學的劃分,到相對主義的矛盾

關於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的闡述,我覺得書(《現象學的始基》)上P9頁說的非常清楚。主要問題是關於相對主義?是否真的存在絕對主義?如果不存在,那麼討論相對主義的意義是什麼呢?相對主義代表一個觀點,如果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那麼這種正確性是相對於什麼

原创 第十章 幸福是可能的嗎?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告訴我們:幸福是可能的,並且就蘊藏在平凡的事物之中。也就是說,泥瓦匠和花匠都可以是幸福的,幸福就蘊藏在簡單的勞作之中,不去擔憂未來,熱情地投入到當前的工作裏面去。對於知識分子同樣如此,即使他們的思考比起泥瓦匠和花匠要複雜一些

原创 第八章 虐待狂

虐待狂雖然在極端情況下是一種精神疾病,但在人們身上普遍存在,只是不那麼嚴重。虐待狂總是臆想其他人總會針對他,而自己總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從而產生不幸。你也許見過這樣一種人,根據他自己的敘述,他永遠是別人志思負義、冷酷陰險、背信棄義的犧牲品。

原创 第九章 輿論恐懼症

首先,輿論恐懼症是對那些自身觀念或想法長期受到周圍環境的反對與排斥的人而言的,對他們而言,長期的不如願導致一種壓抑的痛苦,這就造成了不幸福。但另一方面,這一個現象在普遍的人們生活中是存在的,而非少數“不合羣”的人。羅素認爲有兩個原因,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