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幫助孩子發展上層大腦的三種方法

前兩天的文章中說過孩子上層大腦的發育是要晚於下層大腦的,大概要到二十幾歲才能發育完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出一些衝動、無法自控的行爲是很正常的。但作爲家長我們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發展和訓練他的上層大腦,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三種幫助孩

原创 你瞭解孩子的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嗎?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衝動,凡事三思而後行,能夠估計到事情的後果,並且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但孩子們卻經常在衝動的驅使下做出很多讓大人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是由於孩子上下層大腦不同的分工和不同的發育所造成的。一、孩子的上、下層

原创 如何應對孩子的上層怒火和下層怒火?

我們知道了大腦分爲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因此,孩子發脾氣實際上也是有兩種不同的類型,可以分爲上層怒火和下層怒火,針對孩子不同的脾氣種類我們所要採取的應對方法也是不同的。一、對待孩子的上層怒火,家長需要設立牢固的邊界。所謂上層怒火,就是指一個孩

原创 如何幫助孩子緩解緊張而劇烈的情緒?

蹣跚學步的孩子跌倒擦傷了手肘、上幼兒園的孩子失去了心愛的寵物、五年級的學生在學校被同學欺負……這種情況下,痛苦、失望或恐懼的感受會將孩子淹沒,強烈的情緒和身體感覺充斥着孩子的右腦。這時,家長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孩子把左腦運轉起來,讓孩子明白到底

原创 巧用孩子左右腦,讓溝通更順暢

家長們經常會面對孩子突然間的情緒爆發而手足無措,這時候我們首先要明白,這是孩子的右腦情緒正在劇烈的波動,而缺乏左腦邏輯的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如果試圖去用左腦邏輯來給孩子講道理或者訓斥孩子基本上是徒勞的,甚至可能會使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而

原创 如何把自己的“生存時刻”轉化爲孩子的“成長時刻”

什麼家長的“生存時刻”呢?請看下面的場景:爲了給孩子餵奶整夜都無法睡覺,孩子的鞋子上全是泥還在家裏跑來跑去,新外套蹭上了洗不掉的髒東西,兄弟倆互相指責“是他先乾的”,每次寫作業都像是一場戰爭等等。這種情況下,家長們心裏數着時間,一秒一秒地捱

原创 家長和孩子一起協商處理衝突

我們家長們普遍認爲,家庭中爆發的所有衝突都不是好事,都應該極力避免,一定是家長自己或者家庭出了什麼問題才引發了衝突。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衝突,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與孩子協商處理衝突,這將會很好地幫助家長和孩子一起合作解決問題

原创 爲孩子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和食物、水一樣,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我們會給剛出生的嬰兒定時餵奶、喂水,他們哭了我們會抱着他們哄,這就是在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讓他知道餓了可以有飯吃,渴了有水喝,他自己是安全的。但是爲大一些的孩子建立情感上的安全感要遠比滿足他們這些身

原创 你瞭解孩子的大腦嗎?

家長們一般都對孩子的身體瞭如指掌,大家知道體溫高於37℃意味着發燒,知道孩子受傷時要及時清理傷口,防止感染。可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們都缺乏關於孩子大腦發育的常識,但大腦幾乎在每一個重要的方面都發揮着核心作用,比如遵守紀律、制定決策、培養自我意

原创 用“長頸鹿語言”與孩子交流

在和孩子的日常溝通中,家長們經常會因爲自己“不會說話”引發和孩子之間的衝突,今天給家長們介紹一種新的語言藝術,沒有評判、批評、責備或命令,而是用尊重的態度關注孩子的需要,用這樣的語言跟孩子溝通,可以大大地増強家長跟孩子建立聯結的能力。使用這

原创 當家人吼叫孩子怎麼辦?

家庭是由情況複雜的個人組成的,也許在家吼叫的人不是你,或者是你已經通過學習戒除了吼叫,但其他家庭成員,比如孩子的爸爸、祖父母,還在通過吼叫孩子來解決問題,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當家人吼叫孩子我們可以怎樣做。一、當伴侶吼叫孩子怎麼辦?許多

原创 使用定時器代替吼叫

在尊重和有效溝通的基礎上設定規則,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定時器作爲一箇中立的工具,能有效幫助孩子明白將要發生什麼和什麼時候發生,還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轉換”和“輪流”的概念。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會很喜歡使用計時器,大一點的孩子在最初使用的時候會有

原创 用“追蹤法”戒除吼叫

所謂“追蹤法”,就是家長在一段時間內記錄引發自己吼叫的觸發事件和自己的反應,通過記錄的方式來覺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進對自己習慣和反應模式的覺知與接納,繼而做出改變、戒除吼叫。家長朋友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記錄:1、客觀記錄事件。簡短的把惹惱

原创 和孩子建立有效連接

管教孩子,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意圖做事,前提是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連接。當孩子從心底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相信自己是父母心中的心肝寶貝的時候,就更容易聽從父母的要求,這樣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就會大大下降,父母也就不用通過吼叫來管理孩子。我們可以

原创 請給孩子選擇權

尋求權力、能夠對事情說了算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對生活有掌控力,能夠自己做出選擇而不是隻能被動接受,他就不太會跺腳、哭鬧或者做出其他要爭奪控制權的行爲,也就不會觸發家長吼叫。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提供選擇,能夠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