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父親的別稱有幾多?(外一篇)

在親屬稱謂裏,“爹”的別稱最多,細數的話多達百十沒問題;沒辦法,咱這地界兒山南海北,地域廣大嘛。偶然瞭解到,在廣州方言裏稱父親爲“老豆”(竇)。此稱謂在其他方言裏很是罕見,很是令人不解。此稱謂也引起不少學者的關注,有人認爲源於古代賢人竇燕山

原创 中國文化裏最具魅力的數字——十八

先假設一個場景:你去看望一個多年未曾見面的朋友,喫飯時朋友二十歲的女兒忙着端盤子端碗,嘴裏還不時地笑着叫着“叔叔”。於是你下意識就有了下面的話語——這可真是楊家有女初長成,閨女家女大十八變,可真不假。侄女這麼漂亮,我一進門都沒認出來,太亮眼

原创 蘭花之美

到一個朋友家閒串門,朋友剛剛他人花窖買回一盆蘭花。筆者隨口調侃道:“這可真是‘入芝蘭之室’”。朋友笑着說:“蘭花幽然貴客到,快事成雙。”說罷倆人大笑擊掌。 蘭花之美,美在儀表高雅,令人不由得眼前一亮。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

原创 人生之後半程

在各種體育比賽裏,自己所關注的運動員上半場手氣不順,很是被動,連看的觀衆都着急;而到了下半場,變了個人似地,指哪打哪,手到擒來,我進敵退,蕩氣迴腸。此種現象毫無疑問增添了體育比賽的魅力,國人很是熟悉的檯球高手丁俊暉,梁文博皆喜導演這種“悲喜

原创 重姓重名留禍患

看到網上有位來自南京的男士給自己剛出世的兒子取名“姜去寒”,覺得蠻有創意,感覺暖暖的,於是便有了下面這篇下拉扯。現在人不咋生孩子了,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村,一個孩子出生,就像水渠邊的野草似地,“唰唰”地往外冒。人丁旺怎麼說也是個好事吧,

原创 天下最美麗的花

無論是荒谷山野還是田間地頭,只要看到一抹株桃花如粉紅的雲,一株綴滿花朵的桃樹,眼前的所有景緻似乎一下子就親切多了,溫柔而熱烈,有了點仙風道骨的感覺。桃花屬於薔薇科植物,急性子,在其灼灼其華,爭作天下第一的同時,羞怯而嫩綠的葉子也長出來,橢圓

原创 早年間所謂的“四大缺德事兒”

司馬光有段著名的家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盡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盡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爲子孫無窮之計。”意思是,積累金錢留給子孫,子孫不一定能全部守住。積累知識留給子孫,子孫不一定能全部學好。不如多積累點善德,這樣纔是

原创 民間的“二”文化

小時候,吩咐到頭上的事兒沒做好便會被母親數落斥責罵爲“二傻子”  “活死人”。當時年少無知,倒是曉得“活死人”是指被責備者遲鈍笨拙而無用,臨事不知變通;而“二傻子”呢就有些冤了,因爲論排行自個兒是老三,上面還有倆哥呢,也就是說,果真傻不愣登

原创 釋然不僅僅是解脫,更是境界

什麼是釋然?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由是釋然,復無疑慮。”宋·沈括《夢溪筆談·神奇》:“釋然放懷,無復蔕芥。”01釋然就是做好自己。楊絳先生曾說:“我不和任何人爭,和誰爭我都不屑。”學會釋然,就是懂得不處處和人爭比。不去強求身

原创 中國人口最多的兩大姓氏,一姓沒出過一位皇帝,另一姓卻出了69位

中國是一個有着數千年文明發展的文明古國,誕生了無數的文化,其中姓氏便是最爲古老,同時也是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的一種文化,姓氏最初的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對原始宗教以及圖騰和祖先的崇拜,最終還演化成爲了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

原创 古人口中的髒話罵人話

前幾天接連看到讓人好幾個頗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新聞:結婚當日,新郎接新娘之時,在新娘家庭院裏,新娘那邊的人(或閨蜜,或親姐妹,甚至乾脆是丈母孃)竟然讓新郎喝新娘子的洗腳水,否則別想接走新娘。天,非喝不可?對,非喝不可,沒有商量餘地,蓋系本地自

原创 漢語裏的謙稱與敬稱

(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如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

原创 罕見的36張照片,一虎挑三獅,蜜獾喫蟒,鷹捕猴,豹殺豹,雕戰狼

1.大白鵝攻擊人類。鵝不會得病症,它體內有抑制病症的細胞。有鵝的地方沒有蛇,鵝具有領地意識,它會攻擊侵犯它領地的動物,哪怕入侵者是蛇。鵝瞳孔看東西時會將東西縮小,所以它膽子很大,會主動攻擊比它大的生物。鵝的嘴巴上佈滿了堅硬的刺,像鋸齒。鵝不

原创 紫姑,委身於茅廁的悲情女神

全國各地“鬧元宵”的風俗習慣都差不多,本就一家人嘛。大體說來有:鬧花燈、踩高蹺、喫元宵、舞獅子、猜燈謎、游龍燈、迎紫姑、放煙花、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以鄉間土話說就是:怎麼高興怎麼來,哪裏樂活去哪裏。嗯,說得是。不過,以今人眼光,那些鬧的,

原创 2023,時光匆匆,歲月悠悠

01時光匆匆,歲月悠悠。不知不覺裏,2023大年就過去了。人生苦短,在有限的人生裏,一定要好好善待自己。我們常常爲了顧及別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我們常常爲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我們常常因爲照顧別人而不懂得照顧自己。我們常常爲了忙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