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數字入句,別具詩味

數字,是表示數目的符號,它大量存在於社會生活當中。文學是生活的反映,因此也大量進入文學作品古詩詞曲賦之中。數字本來是客觀的,進入文學作品後就有了各種不同的感情色彩。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去二三裏》又名《山村詠懷

原创 古詩詞裏,那些饒有意趣的別稱

在詩詞中,女子被稱爲紅妝、佳人、嬋娟、碧玉、紅顏……在詩詞中,雪也叫作瓊芳、玉絮、六花、玉鸞……古人對萬物的稱呼都那麼美?在詩詞中,每一縷風,每一片雪,都有一個雅緻的名字。所謂的詩情畫意,是用普通的字詞,組成一個個雅緻的名字,只看一眼,只讀

原创 新年來到,一切的美好從頭開始

1、新年新氣象,讓你我舞動起心靈的旋律來,攜一縷陽光,掬一捧清風,以嶄新的姿態迎走進新的一年。認真工作,從容生活,微笑自信,保持良好心態,讓生活如歌,讓日子鮮活可愛。2、送你一件外套,前面是平安,後面是幸福,吉祥是領子,如意是袖子,快樂是釦

原创 如果用一句詩來總結2022年,你會想到哪一句?

如果用一句詩來總結2022年,你會想到哪一句? 從來沒有哪一年像今年一樣,讓詩經女想盡快擺脫它。深情留戀也罷,儘快拜拜也罷,無論怎樣,2022年磕磕絆絆,兜兜轉轉,跌跌撞撞也終於成爲了歷史。如果讓你用一句詩來總結你的2022年,你會說些什麼

原创 2023,砥礪前行新徵程

過去的一年裏,於你我有歡喜,也有惆悵;有成功的快樂和愜意,而失敗和遺憾也難以避免。希望用下面這五句話,迎接新一年裏的自己,願你我在自己的節奏裏,活出別樣的精彩。01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曾國藩說:“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抱怨就是一種負能量

原创 十首絕命詩,看盡世間悲歡

十首絕命詩,看盡世間悲歡 2022-12-15 13:22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有的人涕泗橫流,有的人淡然處之,有的人慷慨激昂。那麼我們熟知的詩人又是如何面對死亡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生命中最後時刻又寫下了

原创 傳統文化裏十副經典對聯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裏特有一種藝術形式這些經典對聯,濃縮了前人的智慧,說盡了人生百態,暗藏着各種類型的生活砝碼。讀古人留下的這些優秀聯語,可以說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也進一步看清世界,認識自己,品獲人生滋味,昇華胸懷和格局。01若不撇開終是苦

原创 孟婆湯究竟是一甌什麼湯?

孟婆湯,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一種喝了可以忘記所有煩惱記憶、所有愛恨情仇的茶湯。傳說是陰曹地府中孟婆所做的神湯,讓過往奈何橋投胎的各路鬼魂徹地忘記前世的一切記憶,以安心轉世;做法是取人的鬼魂和採自俗世的藥材調合成;另一說,是人的淚收集煎熬成湯

原创 退休者死後,其家屬可以領到幾筆什麼錢?向誰領?怎麼領?

一般說,退休人員死亡後可以領取四筆錢,分別是喪葬補助金、撫卹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醫保個人賬戶餘額:喪葬補助金根據社會保險法第17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卹金。喪葬補助金是指爲了

原创 擡手之間又一年

01擡手之間又一年。歐陽修說:“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時間永遠不會停留,世界從來不會消停。機遇轉瞬即逝,人生如匆匆過客。當週圍的人都在惶恐、周圍的景物都在搖擺的時候,你若能靜下來,就顯得“出類拔萃

原创 一聲聲,一更更......空階滴到明

因了疫情的緣故,這一段時間,一直單獨住着。房子裏空空蕩蕩,有點古人幽居深山老林是感覺。不知怎麼就想起了南宋詞人劉過(1154—1206)。劉過,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於廬陵墓(今江西吉安),去世於江蘇

原创 明代詩人高啓《秋望》詩賞析

霜後芙蓉落遠洲,雁行初過客登樓。荒煙平楚蒼茫處,極目江南總是秋。譯文一場秋霜過後,開敗的芙蓉花朵隨風飄卷,落往遠方的沙洲。一行南飛的大雁翩然飛過,詩人獨自一人登上高樓遠眺。目之所及,那個蒼茫平闊、煙幕迷濛的地方,是秋色淒涼的江南,是我懷念已

原创 “父不進子房,官不入民宅”是嘛意思?

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衆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子不言父過,女不道 ***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親戚不共財,共財斷來往”“姐走門檻斷,哥死侄不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俗語

原创 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一首詩只有兩句,至今人人會背

這位詩人堪爲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而且只有兩句,卻成爲人人都會背誦的經典名句。他就是宋代詩人蘇麟——當然了,也可能是還有其它詩作,只是因了人微言輕或機緣巧合沒有流傳下來。這兩句詩便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 

原创 六十多歲的筆者,還能再獻血嗎?

剛剛看了一篇《多地“血荒”:醫院對患者只能緩做手術,多家血液中心呼籲二次獻血》,報道里寫到:福建莆田的宋女士母親不久前遭遇車禍全身多處骨折,目前正在莆田市第一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內治療,手術治療需要至少1600毫升的備血量,然而目前血庫沒有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