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生命敘事5

七、70張證書演繹篤定幸福生活自從2020年1月加入了新網師學習,凡事都表現出積極的狀態。2020年獲得各類證書40多張,2021年獲得各類證書70多張。2022年截止目前又一共收入70張證書。分別如下:課題方面(13):參與課題立項省級2

原创 生命敘事4

五、50次作業只爲兌現網師承諾新網師註定成爲我人生中一段永遠不可磨滅的記憶。2020年1月5日5:00,《新教育網絡師範學院 2020年春招生簡章》發佈,我和五位好友相約一起報名。報名需要提交3000字的個人閱讀史。報名截止前一天1月19日

原创 生命敘事3

四、40萬碼字踐行寫作成就人生2017年我有幸進入《教師博覽》聯合會羣,羣裏大咖如雲。12月的一天,在羣裏偶然看到一位教師用“簡書”分享文章,這我似乎發現了大陸一樣。2018年1月24日,我下載了簡書,開始在“簡書”平臺寫文。當然促發我寫作

原创 生命敘事2

三、30工作室成就一束光的事業爲了促進一線教師教學信息化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網絡學習空間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的作用,江西省教育廳從2018年開始組織中小學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創建展示活動。從2021年開始增加一個項目,名師網絡工作室創建。

原创 進程緩慢,但意志不止

前面說到,2日把電腦準備好了,3日開始啓動努力的日子。不過進程的確有些慢。3日一天就是研究了一下智慧作業課題結項的相關問題,還有名師工作室省級命名的有關問題。關於這兩個問題也有些付諸行動,還有一些打算。先說名師工作室問題,當天已經與楊校作了

原创 話說智慧作業課題結項

昨天話說智慧作業課題結項。本來是是說一年的課題,而且結項也不用那麼麻煩。結果卻大不一樣了。不知是唐館長調走了的原因還是別的原因。智慧作業課題有兩批,第一批是2021年8月立項的,第二批是12月立項的。第一批全省有大約400個課題,第二批全省

原创 2023,撐一支竹篙向幸福深處漫溯①

2023.1.1今天是2023年的第一天,意味着2022年已然成爲過去。過去了的總也拽不住,當然也不需要拽。2022雖已翻篇,但總要給當下留個啓示。昨天已經在公衆號發佈了個人年度總結——“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之所以用這個題目,大概是因爲“

原创 今日記事——智慧作業課題與名師工作室

昨天終於把學校電腦裏的資料拷回來了,也把女兒新買的開網店的電腦搬回來了。原來的一體機電腦太慢了,估計要退休了,是2016年買的,有6年半了。一是一體機太慢,二是新冠患者,所以十二月份幾乎是廢掉了,應該說啥事沒做。修養是的確到位了。不過心裏總

原创 好老師教師成長大會

今天是12月28日,是好老師成長大會的日子,也是第三屆“尋找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總結大會。“尋找好老師”是一個民間活動,由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西南大學)、課堂內外雜誌社發起的。本屆活動從2021年開始,歷經一年半的時

原创 心培在行動 幸福在延伸

心培在行動 幸福在延伸——記樂平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能力培訓線下研討爲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積極探索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原创 孩子,是一件可以雕塑的作品

《家校共育》課程已步入尾聲。在第八次課程中,藍玫老師特意帶着大家回顧了本學期以來的每一次課程梗概。第一講是《家庭教育促進法》解讀,第二講是新教育家校共育核心理論,第三講是新教育家校共育行動邏輯,第四講是家校共育關係的國內外研究,第五講是認識

原创 從可以改變的地方改變——新父母成長共同體方案

隨着第八次講課的結束,《家校共育》課程已經進入了尾聲。本次課上卓老師和張老師的分享給大家的啓發非常大。這讓我內心又一次湧動起陣陣歡喜與激動。家校共育,要想取得不菲的成效,勢必要老師付出較多的精力與時間。儘管如此,很多在一線耕耘的老師仍然會在

原创 “陽”的日子(1)

依專家說,大家幾乎都要被“陽”一遍。看樣子,這似乎就要成爲事實了。早在12月3日下午,局裏突然緊急通知,要求各校派老師做核酸檢測志願者,並且要求6:00就要在五小集中。這天晚上所有志願者對重點區域進行了核酸檢測。直到凌晨後我們才返回。就在凌

原创 由《找質數》教學談一致性理念的應用

讓數(三聲)數成爲一種習慣——由《找質數》教學談一致性理念的應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倍數與因數》單元第五課時是《找質數》,因爲課堂開放月的活動,同事選擇了這一課,在研課的過程中,試上了幾次。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我提出了一致性理念,並

原创 努力之外,還需要遇對人走對路

成長是不變的方向,努力是生命的底色。時光荏苒,歲月不居,隨着課程大作業的完成與提交,本學期又要結束了。本學期選修了《家校共育》和《基於新課標的小學數學教學新實踐》兩門課程。儘管多數是回看的,但收穫同樣是巨大的。尤其是作爲一名一線小學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