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創新院從二元對立到內在成長

一、二元對立的基本概念首先,推薦大家一本書《一時光譜》,這是一本關於二元對立,以及如何整合描繪和寫的很詳細的一本書,推薦大家來閱讀。我們進入第一部分,二元對立的基本概念,超越二元對立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今天我們嘗試在個人成長領域去理解一下,我

原创 創新院物理思維

第1講 牛頓力學好,我們進到第一堂課牛頓機械論和科學管理這一Pa來。其實牛頓機械論相對而言容易一點,因爲我們幾乎每一個人都學過這個高中物理哈,所以這一Pa我想講的快一點,但這一Pa對我們來講又是一個基礎,是不得不講的一部分。這一Pa我會分三

原创 創新院複雜思維

好,今天我們是新科學世界觀的第三節課,在新科學世界觀這一Part的整體內容裏邊,我會拈出八個學科或者子學科,然後先對照着八個創新理論。今天我們開始進入到第三門學科,我稱之爲複雜性思維。裏面會拈出一個創新的思維模型叫自組創新。所以今天課程的主

原创 創新院萬物至理

一、科學的破界創新      同學你好,歡迎來到混沌大學創新學院。今天送給大家一個新的模型,萬物至理。這個模型是我們到現在爲止,我們創新學院裏面應該是最難的一個模型了。      我一直認爲呀,最聰明的人是理論物理學家。而理論物理學家研究

原创 創新院理念世界

今天其實是一個意義危機的時代,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裏。很多人麻木不仁,說得嚴重一點,有點像行屍走肉。你的人在這裏,但是精氣神不知道在哪裏。我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我的觀點,其實我們就是把錢當作了我們的信仰。錢成爲成功的衡量標準,換句

原创 創新院戰略槓桿

一、創新戰略的四個一同學您好,歡迎來到混沌大學創新學院,今天晚上我們呈現一個新的模型來給大家,戰略槓桿。這個模型是我們應用類創新模型的最後一個,也是我們的收官之作,它將把我們應用類的12個創新模型做一個最後梳理,這個模型的應用範圍極廣,通常

原创 創新院生物思維

1.達爾文發現進化論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向一個人致敬,就是偉大的達爾文。1809年,達爾文出生於英格蘭,1831那一年啊,他剛21、22歲,大學剛畢業,還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哈。他父親希望他去做神父這樣的工作,後來得一個機會呢,去小獵犬號做環球遠

原创 創新院萬物至理

一、科學的破界創新      同學你好,歡迎來到混沌大學創新學院。今天送給大家一個新的模型,萬物至理。這個模型是我們到現在爲止,我們創新學院裏面應該是最難的一個模型了。      我一直認爲呀,最聰明的人是理論物理學家。而理論物理學家研究

原创 創新院存在是一

第一節 理念世界-存在是一第1章 課程引言歡迎來到混沌大學創新學院,我們即將開始創新學院第三階的課程, 理念世界。我默認你已經看過理念世界的先導課《人人都是創造者》,所以對這個課的意義由來與結構就不過多贅述。理念世界就像交響樂一樣,可以由三

原创 190827【顛覆創新】實戰課筆記

各位混沌的同學,我是混沌創新領叫崔曉明,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模型是顛覆創新。今天,我們會從五個方面來進行整個課程的解讀。第一方面,讓大家儘量以簡潔的方式,快速地Get到這個模型的本質。第二方面是我們今天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對於一個新進的小企

原创 190826【錯位競爭】模型實戰課-李想

各位好,我是混沌大學創新領教李想,今天爲大家帶來的是錯位競爭的方法論,這是一堂模型的實戰課。我們說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這是我跟同學們溝通所得到的最多的一個困擾,所以我們今天嘗試通過這堂思維模型實戰課,把錯位競爭的方法給它找到。我們今天的課程

原创 190825【單一要素】案例分析課-小米

大家好,我是混沌的創新領教丁千,今天跟大家分享小米這個案例。小米是個神奇的公司,它只用了七年時間就完成了1000億人民幣的營收。有一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這張圖是小米從2010年一直到2019年的關鍵里程碑,我們看到從

原创 190824【單一要素】思維模型實戰課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混沌大學的創新領伏磊,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節思維模型實戰課,如何發現擊穿破局點的單一要素。今天在這個課程裏面我們主要看如何突破閾值,構成第二曲線的破局點的那個單一要素。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單一要素,它會出現在哪裏?我們

原创 190823【第二曲線】案例分析課-任天堂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混沌的創新領教伏磊,今天在這裏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企業,這家企業的名字叫任天堂。提到這個名字,大家馬上會會心一笑。因爲他曾經伴隨我們經歷過很多有趣的童年。那這家公司到今天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直到今天,這家百年企業居

原创 190822【第二曲線】模型實戰課

第二曲線是非連續性創新。它不是沿着原有S曲線進行漸進式的改良創新,而是從一條曲線轉換爲第二條曲線,兩者存在非連續性鴻溝。第二曲線的形象的描述呢,就是人最終難免一死,那麼爲了家庭的傳承需要提前養育下一代,這也能夠讓我們時刻記得我們要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