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又見晚霞

(晚霞雖少,卻也階段性的刷下存在感。今天的圖片,上一次晚霞時的文字。)雨後的黃昏,天空瞬息萬變,忽而烏雲密佈,忽而白雲點點。雲朵變幻着各種形狀,勾起觀雲者的無限遐想。變幻中的雲形狀或有幾分狗的模樣、時而又如獅、如馬,它們在天空嘶鳴着,奔跑着

原创 老照片:《且行且相隨》

從qq空間相冊裏翻出一些老照片,想當初都是在街市上抓拍的,覺得有點意思,先發一張在此。《且行且相隨》,拍於2015年6月。當時我去北京阜外醫院查病,有一項血液檢查,需要去醫院外的實驗樓取結果。實驗樓在北京的一條偏僻的小街巷裏,七拐八拐的,又

原创 夏至雨 “貴如油”

今晨醒來,聽到了窗外的小雨聲,不禁一陣興奮。記不得,上次的下雨是在何時?感覺中已是很久遠的事情了,少說也有兩個多月吧。每天收看央視的天氣預報,偌大的中國,晴雨兩重天。南方總是陰雨不斷,防汛成爲工作的重點;北方,又總是響晴的天,毒毒的日頭曬過

原创 閉上嘴是一種能力--聽來的故事

有一個流浪漢,走進寺廟,看到菩薩坐在蓮花臺上衆人膜拜,非常羨慕。流浪漢:我可以和你換一下嗎?菩薩:只要你不開口。流浪漢坐上了蓮花臺。他的眼前整天嘈雜紛亂,要求者衆多。他始終忍着沒開口。一日,來了個富翁。富翁:求菩薩賜給我美德。磕頭,起身,他

原创 北湖,太白湖

從朋友圈裏得知,又到了北湖荷花盛開的時節,影友們紛紛相邀,去北湖,拍荷花,用鏡頭留住北湖一年中最秀美的倩影。小北湖開發爲本市的重要景點後,我去遊覽的次數可謂屈指可數。在我的眼裏,北湖開發前後的變化如此之大,完全沒有早年的影像。上世紀九十年代

原创 讀書偶得

(四年前的讀書隨記)晚上閱讀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史鐵生的《老海棠樹》,一篇是樑曉生的《噴壺》。前一篇讓我想到了那個曾經狂熱無序的年代,後一篇令我回憶起狂熱後的反思歲月。這一晃,半個世紀的光景從自己的眼前光溜走。時間可以醫治傷,卻難以癒合痛,雖

原创 去年的今天:我與小白

(文字記錄的好處,去年的今天猶在眼前。不過這一年的時間過的真快。)毛毛病病,重重疊疊。病了兩個多月,近來覺得大好,便開始戶外活動。總在家的時候,小白顯得特別獨立,一天到晚也不找人,獨自在喜歡的地方,靜靜地躺着,靜靜地看着,靜靜地想着。看着他

原创 天天都是收穫的季節

園子裏的西紅柿紅了,兩個品種,聖女果和大西紅柿,真正的自然熟。苦瓜也該摘了。一共種了兩棵羊角蜜,瓜秧子四處蔓延,在瓜秧的遮蔽下,長成的羊角蜜瓜橫七豎八的躺着,甚至長到了西紅柿的枝叉上。矮牽牛花開了,藍色的,少見。牽牛花還有一個文雅的學名,朝

原创 兒行萬里,牽着孃的心

晚上,正在寫日更,手機裏飄過一條信息,是兒子發來的:老媽,2:00開始出發。我的心猛然一陣紊亂,兒子一家四口在我們的午夜2點,就開始啓程回國了。因爲兒子有公事在身,還要繞道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所以他們回國的具體時間一直沒搞清楚。直到看到這條信

原创 2019-06-19 掛畫

今天的事,請人掛畫,一套16尺四條屏童子圖,按照一年中春夏秋冬季節的特點,展示孩子們的童真童趣。裝裱師崔興倫先生,算得上是本城字畫裝裱行裏的Number one了,市博物館陳列室的御用裝裱師,瞧着他幹活,都是一種享受。他用平衡儀找點,準確而

原创 想念美麗的黃石寨

(舊圖片,舊文字。)12年前曾在張家界參加一個全國性的紀錄片學術交流會,就住在山上的“水繞四門”。因爲時間的原因,只在會議結束後遊覽了天子山和金鞭溪等景點,而象黃石寨等更多的景點,卻無暇光顧。十二年後重上張家界,第一站便是黃石寨,雖是霧氣重

原创 聽讀偶得:成功就是不斷的成長

最近迷上了園藝,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洗一把臉就往園子跑,一呆,就是一、兩個小時。正是萬物茂盛的季節,園子裏的各種花蔬,一天一個樣,散發着它們獨有的魅力,吸引着你,牽絆着你,令人流連忘返。一邊給花蔬澆水、管理、拍照,一邊聽着手機上的喜馬拉雅,這

原创 園子裏的“荷葉”

每天的清晨,是園子最好看的時候,水氣精華經過一夜的集聚,使所有的植物都得到滋潤,一派綠意蔥蘢,生機盎然的模樣。特別是在貌似荷葉的葉片上,竟也有一滴或幾滴晶瑩的露珠,那是天地間水氣的凝結,太陽光照射在水滴上,映出多彩的光紋,十分的好看。只所以

原创 我的老父親 是我最親的人

十八年前的那個春天,九十歲高齡的父親離我而去,留給女兒的,是不盡的思念。時間在推移,但對父親的思念卻沒有減少,特別是當自己一點一點的走近暮年,越發體會到父親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越發感覺到父親在點點滴滴處,都對自己有着深深的影響。我是父親的老

原创 清風明月不須賒

今夜突發興致,搬出躺椅,到庭院中乘涼。正是夏季裏最好的夜晚,月上中天,微風習習,四周一片寂靜,時而傳來一陣陣蛙鳴聲。記不清有多少年了,早已生疏了這種有天有地的日子,一下子,童年的記憶在腦海裏浮現。小時候,多少個美麗的夏夜,我躺在葫蘆架下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