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餘生,做一個不盲目冒險的人

01《拾遺》上看到關於Alex——一位徒手攀巖愛好者和從業者的一個報道。徒手攀巖,什麼概念?就是沒有任何保障措施地攀爬各種對我們常人來說非常危險的山峯或者岩石。幾乎每天都有人在網上問Alex死了沒,這不是盼他死。而是覺得這項運動太危險。他爲

原创 90後用一半工資養生:年輕人應該如何養生?

01早上打開新聞,首條就是“90後養生花掉半月工資”。2018年“雙11”期間,返利網的數據顯示“防脫髮”“抗初老”成了90後養生產品購買的兩大關鍵詞。蘇寧易購的數據顯示,“保溫杯裏泡枸杞”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去年“雙11”,保溫杯和枸杞的銷

原创 把親人當做朋友可以減少90%的傷害

01人與人之間,最容易對親人苛刻,對陌生人客氣。我們遇到困難,首先會想最親近的人求助。但是,往往我們也容易把壞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因爲我們覺得他們“惹不下”。俗話說,打斷骨頭連着筋,但是正是因爲我們內心的“理所當然”和“滿不在乎”,身邊的人

原创 讀書筆記丨精準表達:開口就能說重點

最近我有一句口頭禪“悄悄的”,其實也就是“別再說話”的意思。如果你還能記得《大話西遊》裏那個場景,唐僧在至尊寶面前囉裏囉嗦地說了半天,最後還唱了一曲《only  YOU》 ,沒等他唱完,至尊寶就給了唐僧一拳,將他打倒在地。魯迅先生曾說:“時

原创 人生最重要排序,把自己排在首位就是自私?

papi醬在一期節目中,說到人生最重要排行榜排序是:1、自己 2、配偶 3、孩子 4、父母。這個觀點一出來,引發了大家的激烈討論,很多老一輩的父母不認同她的這個排序,他們通常把孩子或者父母排在了人生的首位。很多觀衆甚至譴責現在的年輕人活得太

原创 “咪蒙”關停=咪蒙倒下?

01今天又一則新聞刷屏。“咪蒙”微信公衆號及相關微信公衆號“才華有限青年”等賬號今日被註銷關閉,鳳凰網旗下大風號、今日頭條旗下頭條號等平臺發文已經關停“咪蒙”等賬號。知乎發表聲明稱,鑑於“咪蒙”“才華有限青年”等賬號爲搏眼球吸流量,長期發佈

原创 忙着享受生活的年輕人最後怎樣了?

一則新聞:月光族變月欠族!近22%白領處於負債狀態 超前消費靠借貸度日。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顯示,超兩成白領2018年處於經濟負債狀態:盤點收入盈餘時,有21.89%的受訪白領處於負債狀態,成爲典型的“窮忙族”

原创 讀書筆記丨行爲設計學:打造峯值體驗

高峯和結尾的體驗,決定了我們對某件事的評價。 所有峯值體驗都是由欣喜、認知、榮耀、連接四種要素中的一個或幾個構成的。那些令人愉快的時刻多由以下4種因素構成:1.欣喜。來自大腦專注、享受、幹勁兒十足的感覺。給人驚喜和儀式感,便可引發“超凡”之

原创 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

01春節期間,走親訪友,閒話家常。一個弟弟正在讀大學,大三。準備繼續讀研。但是他也已經開始對未來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於家長來說,他們永遠是孩子。所以,當我們眼裏的小屁孩開始籌劃將來,還將未來說得頭頭是道的時候,我們不禁感慨:他已經不是當

原创 本週薦書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雖然很多時候,家長都想做的更好,但是有時候苦於沒有方法,不懂界限,按照書本上說的行不通,按照傳統做法又覺得做得不好。這本書提供了一些“原則”讓我們來參照,一起來看看。孩子們並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電視節目,他們需要的是你!他們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

原创 流浪地球:致敬工匠精神

01科幻片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但是《流浪地球》席捲了各大公衆號,靠着自來粉的口碑和好評登上了春節檔期電影的首位,真可謂來勢洶洶,勢不可當,大有開啓中國科幻之先河之勢。爲了支持自己喜歡的演員吳京和我們本市的作家劉慈欣而爲《流浪地球》貢獻票房。

原创 讀書筆記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雖然很多時候,家長都想做的更好,但是有時候苦於沒有方法,不懂界限,按照書本上說的行不通,按照傳統做法又覺得做得不好。這本書提供了一些“原則”讓我們來參照,一起來看看。孩子們並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電視節目,他們需要的是你!他們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

原创 成就孩子方法之一:點燃孩子的興趣

360行,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爲一個行業的翹楚,但是爲何我們大多數孩子都沒能實現這一目標?很多人畢業很多年都無法找到自己喜歡做什麼,只是不斷得知自己不想喜歡什麼。那我們在孩子發掘興趣上,可以做什麼呢?點燃孩子興趣的火花。每個孩子內

原创 致富六步曲

人性的一個主要弱點,就是經常說“不可能”這三個字。 成功只降臨在那些自我感覺會成功的人的身上。 失敗則降臨在滿不在乎、任由自己自我感覺會失敗的人的身上。 追求財富的慾望變成金錢的六步曲:第一步,在頭腦中設想一下自己想要擁有多少金錢,光

原创 讀書筆記丨去情緒化管教,幫助孩子養成高情商、有教養的大腦!

管教孩子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我們以爲正確的做法,其實是有問題的,有些自己也直覺中覺得有問題,可是沒有理論依據,在自家孩子教育上,跟爸爸的理念不一致,常常也彼此不能說服,但是這本書的一些觀點給了自己很多啓發,比如小橙子爸爸喜歡給她立很多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