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紀事丨窗外有棵銀杏樹

圖文原創:水木空影    轉載請說明出處!在這間狹小甚至顯得有點侷促的房間裏,不知不覺已經度過了差不多五個春夏秋冬,窗外的銀杏樹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像一個老友, 靜靜地與我分享着平淡而又充實的每一天……春天是我最喜愛的季節,萬物復甦,充滿生

原创 2020,餘額已不足 一季度:看人躺着做貢獻 二季度:換張桌子接着幹 三季度:沒打盹兒迷糊了一下 四季度:換換也挺好

一季度:看人躺着做貢獻農曆庚子年將近,幾家人一商量,打算組團去天府之國過年,旅遊、嚐鮮一起辦。臘月二十七上午,天氣依然陰冷潮溼,突然接到緊急通知,隨領導一同外出查看防疫設卡情況。車窗外的雪花如柳絮般隨風飛舞,時密時疏,最後都化成玻璃上霧氣,

原创 平路爲啥會崴腳?

朋友一瘸一拐地走過來,問他咋了,說是下臺階的時候,不小心崴了腳。腳疼,行動不便,對此深有體會。所不同的是,最刻骨銘心的兩次腳受傷,都與水有關。1女兒出生以後,奶水供不上,只能喫奶粉。那會兒經濟壓力正大,加上家裏的事情也多,做事老走神,不在狀

原创 總有一部手機,讓人記憶猶新

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大概用過12、3部手機,從最開始的兩三年換一次,到後來的一兩年換一次,手機的配置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豐富,但真正讓人記憶深刻的卻是一部早已“過時”的手機——小M6。說起和小M手機的緣分,其實挺偶然。一次外出,同行的朋

原创 爲什麼有些人看起來特別年輕?

有位老領導,60年代中期生人,大約15年前我們在一個單位工作,很多人都是“這領導好年輕”。其實,那時候他已經40多歲了。聽人談論的多了以後,我就注意觀察老領導,發現他也沒什麼特別的養生愛好,相反他還是個工作狂,經常白天下村累一天、晚上又叫上

原创 天再熱,下場雨就涼快了

01 喫着熱辣的鍋巴飯,汗水從毛孔裏噴湧而出,像玻璃上的水珠順皮膚滾落而下,形成一道道“水痕”。天太熱,喫飯像洗澡,走路像燒烤,呆在房間裏像蒸桑拿,憋悶得如同捂住了口鼻。這是新的四個月零八天,從春暖花開到烈日炎炎,經歷的不止於時光流轉,還有

原创 怎樣說話纔有條理清晰有邏輯?

一、養成思考的習慣 所謂“言爲心聲”,說明語言表達是內在情緒和想法的外露。試想一下,一個心裏沒想法的人,會不會說出有深度、有哲理、邏輯和條例清晰的話來?答案不言而喻。個人在“學說話”的過程中,也有過“無話可說”和“不知道怎麼說”的狀態,但工

原创 你認爲最好看的五部電視劇有哪些?

個人喜好,偏愛諜戰題材和歷史題材。如果按排序的話,如下:1.《亮劍》——李幼斌版一個桀驁不馴的軍官,走哪兒都能帶出一支嗷嗷叫的隊伍,氣場絕對夠彪。這部電視劇從搬上銀幕,前前後後加起來看了超過5遍,最誇張的一次是一天一夜看完,越看越有味兒,越

原创 職場不缺『坑』丨:有職場的地方就有『坑』 01 02 03

01 參加工作那會兒,老同事時不時向我等小年輕感嘆兩件事。一件是收入的問題——我們趕上了工資大普調的好政策;另一件是付出的問題——我們沒趕上學校拆舊建新的苦累活兒。工資拿得高,工作幹得少,心裏先自帶着三分慚愧,安排幹活兒也沒想着挑三揀四、推

原创 當習慣成爲自然以後

圖文/水木空影習慣成自然,這話以前理解不深,自從業餘時間開始寫屬於自己的文字之後,發現生活莫名其妙規律了不少。比如,以前閒暇的時候,老想着呼朋喚友、神侃閒諞,過後身心了無痕跡,除了短暫的快意,啥都沒留下。提筆寫作一會,從早上睜開眼睛,大腦裏

原创 不生病的10條鐵律丨懂得關愛自己,纔是人生最大成就 01 02 03

01 今年開年至今,說起曝光率最高的名人,大概非鍾南山院士莫屬。你很難想象,一位84歲的老者,看起來會比大多數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健康而強壯得多。鍾老是醫學權威,工作不可能不忙,壓力不可能不大,他是如何做到『永葆青春』的呢?據『中國青年網』報道

原创 正視自己的選擇,也是一種能力

1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我過得不開心。先是被分到離家很遠、交通不便的一所小學校教書,忍受“水土不服”的日子。後來回到家鄉小鎮,像一顆無根水草那樣,被一股看不見的力量牽引着,在幾所學校之間飄來飄去。在那種身不由己的環境中,從事着一份“一眼望穿頭”

原创 生活不過一碗麪

1最近在外學習,自然而然又和麪條槓上了,原因無他,簡(經)單(濟)省(實)事(惠)呀!說來也是,一箇中年大老爺們,上有老下有小的,可不得省着點兒花麼?這不,趕上出門在外花銷大,單位的飯菜喫膩味了,下館子就成了不二選擇。館子的飯可以挑着喫,可

原创 今天,榮耀屬於她們 01 02 03

文/水木空影        圖/網絡01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這是此前在網上廣爲流傳的一句『爆款』。一場疫情,改變了人們對現實的普遍認知,也改變了對某些特定羣體的眼光和看法。比如,90後的愛、責任與擔當,哦,不經意間

原创 自媒體要不要做? 第一個問題:『自媒體』究竟是什麼? 第二個問題:是不是人人都能做好『自媒體』? 第三個問題:自媒體要不要做?

2003年7月,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美國人明確提出了“We Media”這一概念,中文翻譯過來就是“自媒體”,並對其進行了非常嚴謹的定義。至此,“自媒體”這一概念進入大衆視野。按照『百度百科』解釋,自媒體是指『普通大衆通過網絡等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