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7思維模型:心理賬戶一錢和錢不一樣

爲什麼有的人花5000元買一個包包,卻不願意花199元參加一些學習?爲什麼有的人願意花4萬元買一個馬桶,但不願意花4萬元出國旅行?爲什麼拿着同樣的工資,有的人喜歡消費?有的人用來學習?以上問題沒有對錯,只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問題背後有沒有隱

原创 18思維模型:六頂思考帽一激發創造力的系統思考法

假如現在你正在參加一個新產品研討會議,產品經理提出了新產品開發計劃,各個部門對方案進行討論。研發部經理說研發週期太短,市場部經理說現在市場難做,銷售部經理說市場渠道需要重建,人力資源部經理說優秀人才難尋,財務部經理說資金緊張。大家在討論的過

原创 19思維模型:奧斯本檢核表法一美國創新技法—9維75問

有人認爲,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就是發明了“指導人們如何進行發明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奧斯本檢核表法”。檢核表是由創造技法的奠基人,創新過程之父的奧斯本先生提出一種創新方法,這個檢核表技法原先僅作爲智力激勵法的輔助工具,供會議主持人引導發言

原创 20思維模型:SECI知識轉化螺旋一組織知識管理的階梯

源起:SECI模型的的理性價值組織知識管理,這個現代企業管理的新鮮命題,已迅速發展成爲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任務。要做好這件事,需要對組織知識的產生、存儲、加工、傳遞與運用等環節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認知論是知識管理的哲學基礎,而

原创 21思維模型:德爾菲法一預測不確定的未來

德爾菲法是在20世紀40年代由赫爾默(Helmer)和戈登(Gordon)首創,經過T·J·戈登和蘭德公司進一步發展而成的。20世紀50年代末期,美國政府組織了一批專家,運用德爾菲法要求他們站在蘇軍戰略決策者的角度,最優地選擇在未來大戰中將

原创 22思維模型:德魯克五問一經典管理智慧

管理者一般有兩種事情,一種是做正確的事情,一種是把事情做正確,做正確的事情就是戰略,把事情做正確就是管理,古往今來無數位管理大師爲企業經營管理搭建理論大廈,彼得·德魯克被後人稱爲 “現代管理之父”,他集教授、管理顧問和作家身份於一身。他的管

原创 23思維模型:墨菲定律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我一位朋友是上班族,爲了實現自己的發財夢想,看到媒體上經常報道一些人通過股市一夜暴富,於是下定決心準備進入股市,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作爲一名標準的散戶,混跡股市多年,卻一直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當了多年標準的韭菜。在股市的險惡江湖裏,以弱

原创 24思維模型:彼得原理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小陳在一家工程項目公司任職銷售多年,因多年來業績突出,一路升職,最近又升任上海分公司經理。可上任不久,就困難重重,之前他只需要全力拓展新客戶,維護客情關係即可,這是他最擅長的,現在需要他花大量精力管理好分公司,繁瑣的雜事使他焦頭爛額,人事、

原创 26思維模型:沉沒成本效應一無底的黑洞

印度的“聖雄”甘地乘坐火車出行,當他剛剛踏上車門時,火車正好啓動,他的一隻鞋子不慎掉到了車門外。就在這時,甘地麻利地脫下了另一隻鞋子,朝第一隻鞋子掉下的方向扔去。有人奇怪地問他爲什麼,甘地說:“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拾到一雙

原创 29思維模型:結構洞一競爭的社會結構

羅納德·伯特(Burt)是芝加哥Booth商學院社會學和戰略學教授,是美國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研究的代表人物。1992年出版的《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一書,是對網絡分析的經典貢獻之一。伯特認爲經濟中的人們都是置身於一定的競爭場域中的,而在市

原创 30思維模型:番茄工作法一落地式時間管理法

對很多人來說,時間就像是敵人。特別是在快要考試、快要截稿、工期快到時,當你身邊的鬧鐘"滴答滴答"地提醒着你,時間已經很緊迫,那時焦躁的心情會導致你的工作和學習效率低下,這時你所想的可能不是怎樣去完成任務,而是怎麼去拖延工期。所以很多人得了拖

原创 32思維模型:過度自信一行爲金融學思達研究成果之一

很多年以前,一個六旬老頭帶着他的5歲孫子去趕集,經過一座獨木橋的時候,老頭想嚇唬一下他的小孫子,於是抱起他,還說要把他扔進河裏。小孫子被嚇壞了,使勁掙扎,結果真的掙脫出了爺爺的手掌,掉進河裏,湍急的水流把孫子沖走了。老頭原本就覺得自己完全可

原创 33思維模型:整合思維一領導者的思維路線圖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理“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失敗”。每個人都想像馬雲和馬化騰一樣成功,然而模仿成功人士的行爲並不能幫助你取得成功,因爲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別人成功的經驗換了新的環境

原创 34思維模型:易得性偏差一用經驗決策的得失

請你想象一下,在美國,下面兩種情況哪一種更容易導致人死亡?被飛機上掉下來的零件砸死還是被鯊魚咬死?絕大多數人都認爲被鯊魚咬死的可能性更大。相對於被掉下的飛機零部件砸死,被鯊魚咬死的事件會得到更多社會關注,這樣的事件更容易被人們想象起來,看過

原创 35思維模型:歸因理論一危險的因果關係

對於成功和失敗,我們總是喜歡把自己的成功歸於努力,把失敗歸於運氣不好,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不是這樣的呢?不管是對自己的失敗歸因還是對其它人的失敗歸因,我們都可能會面臨着歸因錯誤。如果找不到自己失敗的真正原因,就很難針對性改進,所以找到真因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