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閱讀越多真能變得越強???

《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章的引言部分作者首先說明了寫作本書的目的,是給閱讀的人寫的,教導一些關於如何閱讀才能增進理解力的技巧。作者接着給閱讀的人下了一個定義,就是那些習慣從書寫文字中獲取大量知識的人,進而提升自己對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的瞭解。

原创 閱讀的定義與目標 - 草稿

《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章第二節到第三節開頭部分本書作者首先提到了閱讀的兩種關係,其實也是相對於閱讀過程中的兩種體會來說的。第一種體會是,當我們閱讀一本書時,沒有什麼難度,書上說的我們都懂。或者如本書作者所言,“這本書中的訊息只是將你還沒有讀

原创 閱讀是自我發現的學習方式

《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章第三節後半部分和第四章這些內容主要提到的是關於有無指導的學習之間的異同點,並特別提到需要做好閱讀的共同努力。首先,作者提到教育上將有人指導的學習和自我發現的學習區別開來,有人指導就是一方引導另一方學習,自我發現的學習

原创 不要隨便冤枉人(2)

(接上篇)第三種情況,更像是個案和普遍性的“互毆”,彼此強迫對方認同自己的觀念。比如,我們會在微博熱搜上看到哪個學校的大學生虐貓或有男生辱罵偷窺女生隱私,然後我們可能就會認爲現在的學校教育有問題,大學生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壞學生也只是

原创 我想要的詩意生活

生活就是一種選擇,可以選擇一個人生活,可以選擇找個人一起生活。如果是一個人生活,那當然沒有什麼問題,全憑自己的喜好行事就行了。選擇每天輕輕鬆鬆,舒舒服服的,賺一點點錢也就行了。反正好不好,差不差都由自己一個人來承擔,也不礙着別人什麼事情。當

原创 我是這樣學習概率的

比如,我看到了如下的內容:“我們要遵守概率做事,概率越高,表明這件事的導向會越趨向於某個固定結果。從211/985高校出來的大學生,成材率肯定比從一般高校出來的大學生要高。但是,這並不是說,一般高校裏沒有那種努力,最後成材的大學生。再牛逼的

原创 不要隨便冤枉人

這裏是基於以下三點原因,其實造成冤枉人的原因還有很多的。這三個原因分別是:不要拿個案來強迫別人認同普遍性,再怎麼簡單的道理有些人就是一生也不知道,相信有天生的性格。第一,不要拿個案來強迫別人認同普遍性。這可以延伸出兩個最常見的現象。比較隱晦

原创 說好的低風險怎麼還虧那麼多?

說起銀行理財產品,想必很多人都覺得應該是挺安全的吧,畢竟銀行那麼大。而且,不少人還覺得有國家或大背景撐腰,應該不會壞事吧。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最近,有位小夥伴跑過來問我,之前他一個朋友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比他高一百多。所以,這次他也買了

原创 存錢其實就是你想不想的事兒

我們知道金錢的力量,但如何管理你的金錢,讓它越來越多,能夠將你的生活質量改善得越來越好。這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富爸爸窮爸爸》裏說過: 富人獲得資產,中產階級和窮人獲得負債。所以,想要致富,就要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別,然後不斷地買入資產,資產

原创 真正的投資沒有風險

在正式行動之前,我們再排除幾個誤區,以確保我們儘量不要跑偏嘍。不然,走得越遠,離我們的目標也會越遠。到頭來,累死累活的,發現怎麼也沒有進展,就可悲了。第一個誤區,覺得理財賺來的都是小錢,而工資收入纔是大頭,所以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上面已經提

原创 每月複利的產品是有多優秀?

常言道: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那如果你不理財,你會喫哪些虧呢?那就是你的資產會被通貨膨脹一點點的蠶食。有些小夥伴可能不懂通貨膨脹是什麼?其實它是經濟學裏的一個專業名詞,用人話說就是,我們覺得手裏的錢真是越來越不值錢了。我小的時候,雞蛋還是五毛

原创 爲你的選擇負責

說到自由,想必沒人不想要。但,大家也都知道,自由確實難以獲得。大家認爲難得的原因在於什麼呢?就是有很多的身不由己,比如,家庭需要照顧、工作需要完成。不能說走就走,不能隨心所欲。但,這其實恰恰誤解了自由,自由的對立面不是身不由己。誤解的原因在

原创 艱難的道路越走越輕鬆

我覺得《富爸爸窮爸爸》是一本好的理財書籍,因爲書裏沒有給出明確的指導,就是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畢竟,一切都在變化,過去並不等於未來。當然,它同時也不是一本好的理財書籍。因爲很多人覺得書裏都是一套一套的理論,偶爾的舉例也只能在那時

原创 閱讀這本書100遍後我終於入門理財

在《富爸爸窮爸爸》書中,窮爸爸的收入一開始是比較高的,但就是因爲他總是說“我付不起”,總是埋怨那些有錢人是萬惡的資本家,所以他慢慢的就封閉了自己的思維,繼而賺的錢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被動,最後一而再的失敗,以窮困潦倒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而富爸

原创 還錢的同時一定要存錢

2018年,有消息稱《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旗下的一家公司申請破產。但是,具體信息我沒有太多的留意,只是記得大概有人因此批評他的財商教育是騙人的,也有人認爲他用破產保全了自己但同時害了他的朋友,認爲他很自私。爲什麼我不會太留意?原因在於作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