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就是愛音樂

8.15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原文解讀: 孔子說:“從太師摯開始演奏,到結尾演奏《關雎》樂曲的時間裏,美妙動聽的音樂都充盈在耳邊。”個人感悟:不難想象,當一首內涵豐富、演奏手法多樣,而且聲音又很美妙的樂曲在耳旁響

原创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原文解讀: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考慮它的政務。”個人感悟:孔子的這句名言,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這是後人修身齊家、爲政治世的法則。這裏提到了關於“名分”大的問題,名不正則言不順,不在其位而謀其政

原创 《哪吒》又破記錄啦,票房背後是一個人“不認命”的成長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雙手緊握,怒目圓睜的醜娃,一字一句地說出了無數觀衆的心聲。此話一出,還真是把整個暑期的電影市場給震動了。根據最新官方報道,今年夏天最燃的國產3D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自7月26日正

原创 君子處世的道理

8.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原文解讀:孔子說:“堅定地相信我們的道,努力學習它,誓死守衛保全它。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居住在動亂的國

原创 學習不應有雜念

8.12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原文解讀:孔子說:“讀書三年,沒想到去做官得俸祿,這是難得的。”  個人感悟:孔子重視的是以學習本身爲樂趣,儘管孔子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治國安邦的人才。古時一般學習三年爲一個階段,此

原创 驕傲與吝嗇之人難成大事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原文解讀:孔子說:“即使有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能,如果驕傲而吝嗇的話,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個人感悟:周公是個德才兼備之人,是孔子最崇拜的人物之一。但孔子認爲,即便有這樣的

原创 好勇也要把握尺度

8.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原文解讀: 孔子說:“喜歡勇敢逞強卻厭惡貧困,是一種禍害。對不仁的人憎惡太過,也是一種禍害。”個人感悟:好勇而不安貧,這就不利於社會的安定,而對於那些不仁的人過於痛恨,使他們無所容

原创 別想着糊弄人

8.9 子曰.“民可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文解讀:孔子說:“可以使民衆由着我們的道路去做,不可以讓他們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個人感悟: 孔子雖是聖人,有着高深的修養和深湛的智慧,但是,作爲一名貴族,他一切理論的着眼點,皆在於幫助統治者更好

原创 自信,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努力選擇的人生

這幾日,朋友整天鬧着請我吃飯,原來是孩子考上了市重點高中,難怪心情這麼好。要說這位朋友真是苦盡甘來,以前遇到他時,總是愁眉不展,一度被孩子的成績鬧得心慌。他家的孩子挺淘氣,上課坐不住,老師經常爲此請家長到學校來接受教育,爲了這個孩子,當家長

原创 如何打造持久的職場競爭力,世界一流大學告訴你最好的成功方法

最近,有件事一直困擾着我。朋友的親戚想找工作,問我能不能幫幫忙。可當我瞭解了對方的詳細情況後,發現這事還真不好辦。對方已經50多歲了,是位電氣工程師,因爲單位效益不好,直接被買斷工齡解除了合同。後來跟朋友在外面跑生意也失敗了,現在急着想託人

原创 文化體系的三方面

8.8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原文解讀: 孔子說:“從學習《詩》開始,把禮作爲立身的根基,掌握音樂所學得以完成。”個人感悟:孔子提出了從事文化教育的基本程序和三方面內容:詩、禮、樂,而且指出了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學生不僅要講

原创 使命比目標更遠大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原文解讀: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剛毅,因爲他肩負的任務重大而路程遙遠。把實現仁德作爲自己的任務,難道不是重大嗎?到死方纔停止下來,難道不是遙遠嗎?

原创 託孤之信

8.6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原文解讀: 曾子說:“可以把幼小的孤兒託付給他,可以將國家的命脈寄託於他,面對安危存亡的緊要關頭,能夠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這樣的人是君子啊。

原创 任何人都有值得請教的地方

8.5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原文解讀:曾子說“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廣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同卻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知識卻像空虛無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計較。從

原创 與人相處之道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原文解讀: 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探問他“曾子說:“鳥將要